贯彻八项规定,基层干部开启实干新征程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并落实后,给基层干部带来的积极变化。从斩断“文山会海”枷锁、构建“督查考核”新路、吹散“指尖负担”阴霾三个方面,阐述了基层干部如何摆脱形式主义束缚,轻装上阵,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

在基层工作的大舞台上,有无数像周丽芳这样的基层干部,他们曾面临着重重困境。正所谓“基层万事繁,干部挑重担”,过去,基层干部仿佛深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泥沼之中。“文山会海”如同沉重的枷锁,将他们紧紧束缚,大量的文件、冗长的会议占据了他们宝贵的工作时间;过度留痕等事务更是如影随形,让他们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去。

然而,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并扎实推进落实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基层干部也迎来了轻装上阵的崭新契机。

首先是斩断“文山会海”枷锁。在过去,基层干部被大量的文件、会议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些重复无效的文件如同雪花般不断飘落,冗长拖沓的会议一场接着一场。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复无效的文件大大减少,冗长拖沓的会议也不再频繁召开。基层干部终于得以从繁琐的文字材料和无尽的会议中抽身而出。他们走出了那一方小小的办公室,深入到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贴心“引路人”。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业发展调研上,积极探寻适合当地的产业发展之路;放在了民生项目推进上,用心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难题。他们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也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其次是构建“督查考核”新路。以往的督查考核存在着重资料、轻实效的问题。基层干部为了迎接检查,不得不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做“面子”文章。而如今,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背景下,督查考核坚持督考合一,更加注重实地查看和群众评价。考核导向也从“档案整不整齐”转向了“群众满不满意”。基层干部不再需要为了应付检查而忙碌奔波,而是将心思真正放在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上。他们专注于改善基础设施,让乡村的道路更加平坦,水电供应更加稳定;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教育、医疗等资源更加优质。他们搞起了群众期盼的“里子”建设,让基层发展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再者是吹散“指尖负担”阴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形式主义也从“办公桌”蔓延到了“指尖”。各类政务APP、工作群泛滥成灾,“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应接不暇。为了打卡、刷数据,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手机屏幕前。近年来,各地积极行动起来,清理“僵尸”APP和重复群聊,合理调整考核指标。基层干部不用再为了这些无谓的事情而分心。他们轻装上阵,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在基层治理、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大展身手,真正做到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基层干部减负增效,树立起了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基层干部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广阔的舞台上奋勇拼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本文围绕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后给基层干部带来的积极改变展开,通过斩断“文山会海”枷锁、构建“督查考核”新路、吹散“指尖负担”阴霾三个方面,展现了基层干部摆脱形式主义束缚,轻装上阵为群众服务的良好局面,强调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2041.html

(0)
NeritaNerita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