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回首,五件老物件串起一生难忘时光,古稀之年,邂逅岁月珍宝,重温人生旧梦

年逾古稀的作者在家中收拾老物件时,发现了五件承载着珍贵记忆和时代印记的无价之宝,包括一方木印、一本《文艺日记》、采访本等,通过对这些老物件的描述,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回望与感恩之情。

当岁月的车轮缓缓驶过,人至年逾古稀,总会有一种想要对伴随自己大半生的老物件进行一番收拾和回望的冲动。于我而言,在不经意间,竟在家中发现了一件件堪称无价之宝的老物件。那些承载着过往记忆的物件,很多记忆已然在时光中渐渐模糊,但它们所引起的心灵震撼,却久久难以平复。

第一件被我发现的老物件,是在阁楼沙发背后无意中找到的一方木印。这方木印颇具规模,高 20 厘米,宽 15 厘米,厚 3 厘米。印面中间用繁体刻着四个大字“衞生食品”,上部是三个大字“合昌號”,下部是一排横字“開設南京西華門四條巷五十一號”。左右两侧各有一行竖文,好似一副对联。右侧写着“供應幹鲜果品糕點名茶”,左侧则是“承销名烟名酒油糖百貨”。看着这方木印,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热闹的店铺,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古稀回首,五件老物件串起一生难忘时光,古稀之年,邂逅岁月珍宝,重温人生旧梦

古稀回首,五件老物件串起一生难忘时光,古稀之年,邂逅岁月珍宝,重温人生旧梦

古稀回首,五件老物件串起一生难忘时光,古稀之年,邂逅岁月珍宝,重温人生旧梦

再细细品读相关注解,内心不禁为之一动。就像看《春眠》的注解中写道:“此先生高隐自得,不求闻达,不系世务之寓言也。言方春暮犹寒,日高不觉其晓,但闻窗外啼鸟之声,因想昨宵枕上风雨之声,庭前花吹落不知多少矣,因风雨而恋春眠,闻鸟声而未起,花落而不知,其箫然闲适之情亦可见矣。”这番注解,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宁静悠远的春日情境之中。

紧接着,在整理笔记本的时候,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在这里要专门解释一下,在我们这一代乃至上一代人中,笔记本是最雅致和最普遍的礼物。因为从前纸张贵重,所以人们得到笔记本后也不轻易拿来使用,久而久之,笔记本便变成了一种大众的收藏品。而我发现的第四件老物件,就是一本《文艺日记》。这本日记的封面字体很有鲁迅时代的感觉,仿佛带着那个时代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古稀回首,五件老物件串起一生难忘时光,古稀之年,邂逅岁月珍宝,重温人生旧梦

原来,这是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西洋美术史的姨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记录的俄罗斯巡回画派展览和学术活动的资料,以及她翻译的俄罗斯画家的创作心得及其研究成果。从姨妈记录的繁体字可以看出,当时汉字简化方案还没有实行。从“目的的一致性,把巡回画派艺术家团结在一起,这是个有强烈自我的信念,确信艺术的崇高的公民使命的团结一致的队伍”这句话中,能够感受到当时正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文中提及的巡回画派代表人物克拉姆斯柯依、列宾、列维坦等,都是当年中国艺术家仰慕的对象。

古稀回首,五件老物件串起一生难忘时光,古稀之年,邂逅岁月珍宝,重温人生旧梦

我当时便写下:“今天又发现阿姨留下来的一本文艺日记,应当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很珍贵,里面有她记载研究的巡回画派,日记本里每隔十几页就印有一幅世界名画,一共有 24 幅,正反两面彩色印刷,颇为精致。”

第五件老物件,则是我在 1970 年至 1971 年上半年期间使用的采访本。这本笔记本是专门印发给报纸记者采访使用的,上面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题词。我在 1969 年冬刚任生产大队通讯报道员,俗称“土记者”,所以才能领到这本采访本。采访本的第一张,是毛主席站在像是颐和园湖边汉白玉栏杆前雪地上的留影,看到这张照片,让人不禁想起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毛泽东题写的“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是对当时我们这些记者的重要勉励。

古稀回首,五件老物件串起一生难忘时光,古稀之年,邂逅岁月珍宝,重温人生旧梦

古稀回首,五件老物件串起一生难忘时光,古稀之年,邂逅岁月珍宝,重温人生旧梦

发现了这五样老物件后,我内心感慨万千。它们饱含着我们这代人对人生宝贵的回望与重温,那些穿越岁月的字迹,虽然有的只是简单一划,其实都浸透了生命的血色。我感恩生命中那些珍贵的遇见,更感恩当下这段将留给我们美好温馨回忆的时光。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年逾古稀时在家中发现五件老物件的经历,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特色和风貌,体现了老物件所承载的珍贵记忆和情感价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过往的回望以及对当下时光的感恩之情。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228.html

(0)
DelilahDelil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