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28日在成都市大邑县举行的“数创高新·影动大邑”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招商推介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展开,介绍了签约项目情况、建川博物馆的发展规划、园区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两地人才协同发展合作等内容。
3月28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重要分会场活动“数创高新·影动大邑”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招商推介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市大邑县盛大举行。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11个重点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这些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广泛涉及数字文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多条产业链。众多项目的签约,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预示着各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让其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表示:“人工智能在文物保护修复、展览策划、公众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建川博物馆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方位、一体化的成熟运营体系,涵盖策划、设计、修建、装修、陈列、文物、培训、管理等多个方面。以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为契机,建川博物馆将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化IP + 制造”的发展新赛道。建川博物馆计划打造西部首家博物馆新质制造产业园,这一举措将助力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数字文创产业延链补链,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博事业快速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活动现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据悉,在未来三年里,“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将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结对联动的优势。通过打造“数字版权交易中心、影视投融资平台、影视创制基地、AIGC研究院”四大核心项目,构建产业闭环,推动“科技 + 影视 + 文旅”融合发展,加速构建西部数字影视产业新生态。
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一项重要签约仪式。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签署了人才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联合组团赴外地引才、加强干部交流锻炼、探索人才绿卡互惠等多种方式,整合优势资源,提高聚才能力。这一系列举措将推动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构筑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新格局。
3月28日在成都市大邑县举行的“数创高新·影动大邑”活动,包括超20亿的项目集中签约,建川博物馆探索新赛道助力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园区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构建西部数字影视新生态,以及两地签署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推动园区多链融合等内容,展示了当地产业发展和人才建设的积极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