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SEMICON China:SiCarrier崭露头角,欲改写半导体行业版图,从跟跑到领跑:SiCarrier在半导体领域的逆袭之路

本文介绍了深圳半导体设备制造商SiCarrier Industrial Machines Co., Ltd.在2025 SEMICON China上高调亮相,推出五款新半导体工艺设备产品,试图挑战外国竞争对手在该行业的主导地位,还阐述了其公司背景、产品目标市场、相关技术突破以及半导体检测和计量解决方案等情况。

2025 SEMICON China:SiCarrier崭露头角,欲改写半导体行业版图,从跟跑到领跑:SiCarrier在半导体领域的逆袭之路

在2025年的SEMICON China展会上,深圳半导体设备制造商SiCarrier Industrial Machines Co., Ltd.高调登场。该公司推出了五款全新的半导体工艺设备产品,旨在挑战外国竞争对手在半导体行业的主导地位。

在3月26日至27日于上海举办的此次活动中,SiCarrier公司展示了外延沉积设备(EPI)、原子层沉积设备(ALD)、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蚀刻设备(ETCH)以及化学气相沉积设备(CVD)。这一发布引起了行业专业人士、潜在客户和竞争对手的极大关注,标志着SiCarrier正作为中国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新兴力量崭露头角。

SiCarrier是一家与科技巨头华为关系密切的国有控股企业,专注于半导体设备和电子制造工具。企业记录显示,SiCarrier Industrial成立于2022年,而其母公司SiCarrier Technology则于2021年创立。这两家公司都与企业家俞海有关联,并且完全由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持有,该集团隶属于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该公司的新设备瞄准了半导体生产的关键阶段。例如,用于先进节点和第三代半导体的外延工艺、用于5纳米以下精密薄膜沉积的原子层沉积工艺,以及适用于广泛制造工艺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长期以来,这些领域一直被应用材料(AMAT)、东京电子(TEL)和ASM等跨国公司所主导。

目前,外国供应商控制着这些工艺工具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外延设备方面,AMAT和TEL处于领先地位;原子层沉积设备市场主要由ASM和TEL控制,两者合计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AMAT则以85%的市场份额主导着物理气相沉积设备市场。SiCarrier的最新产品旨在打破这种垄断局面,其采用了先进的反应腔设计,能够实现纳米级薄膜均匀性控制。

此外,该公司支持14纳米及以下节点的下一代光刻胶涂覆和显影设备,也是在长期被外国公司控制的领域取得的一项突破。

除了沉积工具,SiCarrier还展示了其半导体检测和计量解决方案,这是芯片制造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该公司已经开发了13种关键检测工具,包括光学检测(BFI)、光学计量(IBO)、PX计量(AFM)和功率器件测试(RATE – CP),可应用于逻辑、存储和化合物半导体制造。

计量和检测对于提高半导体良率至关重要,特别是当工艺节点缩小到14纳米及以下时。行业分析师指出,缺陷检测精度的轻微下降会显著影响整体晶圆良率,因此高精度测量工具对于制造商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

根据VLSI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全球半导体检测和计量市场达到128.3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为43.6亿美元。尽管市场规模可观,但国内制造商在与成熟的外国企业竞争时仍面临困难。截至2019年,中国企业在计量领域仅占0.61%的份额,但到2023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4.34%,反映出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

SiCarrier已经积累了超过80项涵盖光学系统、材料和过程控制技术的专利。最近的专利申请包括热辐射结构、工艺腔设计和静电卡盘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解决了晶圆加工中的电荷耗散难题。该公司已经开发了六大类半导体工具,并计划继续提升其技术能力。

深圳已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枢纽,尽管历史上在芯片设计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制造领域曾一度落后。而SiCarrier的发展,有望为深圳半导体制造注入新的活力。

深圳半导体设备制造商SiCarrier在2025 SEMICON China展会上推出五款新设备挑战外企主导地位的情况。介绍了公司背景、产品针对的市场领域、打破外企垄断的技术亮点,还提及了其半导体检测和计量解决方案及相关市场现状,展现了该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潜力和推动国产化进程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913.html

(0)
WeaverWeav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