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举行了一场以“我与小红棉”为主题的 AI 赋能阳光教育 2025 微研学活动。活动由多方共同组织,邀请专家和科技团队参与,将自然、文化与科技相融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木棉的魅力和人工智能的神奇。
3 月 20 日,一场独具特色的“我与小红棉”AI 赋能阳光教育 2025 微研学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盛大举行。此次活动是由洪桥街科协、街妇联、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以及小北路小学携手共同组织的。活动特别邀请了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还有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QQ 团队的加入。活动以“小红棉”为主线,巧妙地把自然、文化与科技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领着学生们一同感受人工智能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开启了一场探索知识与梦想的奇妙旅程。
活动一开始,就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普与自然教育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魏丹,从古诗中“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那壮美无比的描写切入,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木棉在漫长岁月里所承载的故事。同时,魏丹还深入且浅显易懂地讲解了木棉花在食物链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她提到,木棉花的花蜜能够吸引鸟类前来授粉,而掉落的花瓣又会成为土壤微生物的“美味佳肴”。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木棉所蕴含的生态价值。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纷纷踊跃展示自己精心创作的木棉绘画作品,并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启示。有的孩子从木棉那鲜艳夺目的色彩中,感悟到了生命的蓬勃生机;有的孩子则从木棉舒展的形态中,领会到了成长的无畏精神。
随后,腾讯 QQ 的高级工程师潘伟洲带着 AI 助教“小悠老师”闪亮登场。“小悠老师”现场即兴创作了一首关于木棉花的诗,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热烈掌声。接着,“小悠老师”与孩子们展开了一场趣味十足的互动聊天,耐心地回答了他们对木棉和 AI 的各种好奇问题。之后,潘伟洲结合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活实例,把 AI 大模型那些复杂的原理和多样的应用,如文生文、文生图、图生文等,讲解得通俗易懂。同学们都专注地聆听着,积极地参与互动,眼神中满是对人工智能这一新时代科技力量的好奇与向往。
在借助 AI 认识木棉花的环节中,孩子们更是亲身感受到了 AI 技术的神奇魅力。AI 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木棉花的各种知识,还能够准确地识图辨别孩子们带来的木棉花样本,其准确率让孩子们啧啧称奇。此外,孩子们还参与了 AI 绘制木棉花的活动,他们与 AI 一起完善文生图的提示词,最终绘制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木棉花图。
引发现场热烈互动气氛的还有腾讯 QQ 最近颇受欢迎的 AI 功能——AI 妙绘。通过“万物生木棉,即拍即印”线下拍照互动环节,让老师同学们亲身动手体验。孩子们利用 AI 技术,将自己拍摄的木棉照片转化为独具创意的艺术作品,并即拍即印,将这份美好永久留存。
据了解,小北路小学和洪桥街联合组织的“我与小红棉”微研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文化与科技的兴趣与热爱,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同时,该活动也开启了 AI 赋能阳光教育的新实践,揭开了小北阳光教育的新篇章。未来,学校和街道将继续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探索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教学模式,为孩子们的成长不断蓄势赋能。
3 月 20 日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举办“我与小红棉”AI 赋能阳光教育 2025 微研学活动,活动融合自然、文化与科技元素。专家讲解木棉知识,孩子们展示绘画并分享灵感,腾讯团队带来 AI 互动体验。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文化与科技的兴趣,开启了 AI 赋能教育新实践,未来校街将深化育人模式,探索融合教学。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