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实施“大馆带小馆”帮扶计划,像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等大馆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中小博物馆突破发展瓶颈。还介绍了各馆之间的具体合作项目,如杜甫草堂与李白纪念馆共建、武侯祠与张大千纪念馆合作等,同时阐述了该计划对提升中小博物馆成长能力以及在多领域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嘀!”在闸机前稳稳站定,游客林女士熟练地刷了刷身份证,仅仅几秒的时间,便完成登记,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杜甫草堂博物馆。尽管当天并非周末,但博物馆里的游客依旧熙熙攘攘。林女士可是个十足的博物馆迷,她微笑着说:“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有些小博物馆入馆登记还得在登记簿上手动写下姓名和身份证号。这些小博物馆资源有限,该怎么提质升级呢?这是很多中小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难题。”
此前,四川省正式发布了“大馆带小馆”帮扶计划。今日记者了解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大馆”已经纷纷启动了对口“大馆带小馆”工作。它们正通过智力支援、业务建设、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中小博物馆突破发展瓶颈,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
携手打造“李白、杜甫文化IP”
近日,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那古朴雅致的草堂书院里,见证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握手”。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与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正式签署了共建协议。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意传承的生动演绎,更是四川省“大馆带小馆”博物馆帮扶计划的又一重要实践。
在签约仪式上,来自两馆的代表们围绕古籍修复、学术研究、文创开发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郑重地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未来,双方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携手打造“李白、杜甫文化IP”,积极推动诗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场合作,就像是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再度联手,为四川文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同样,在四川的另一处文化高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的战略合作协议也已顺利落地。双方将在展览互换、文创研发、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全力推动三国文化与张大千艺术的融合传播。
不仅如此,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与遂宁市博物馆的合作也在持续深入。继联合举办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委会2025年“新语境下的陈列展览与地域文化表达”学术交流活动后,双方即将共同参与特别展览“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积极探索博物馆展览与地域文化表达的创新模式。
提升中小博物馆成长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全省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457家,其中一级博物馆为16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在“文博热”成为常态的当下,许多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和教育活动来吸引公众,努力缩短与大众的距离。然而,仍有不少中小型博物馆尚未得到广泛的认知和关注,“博物馆热”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去年年末,四川省“大馆带小馆”帮扶计划正式发布,四川16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联合推出《四川省十六家一级博物馆“大馆带小馆”中小博物馆帮扶工作倡议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四川省‘大馆带小馆’帮扶计划太及时了!”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馆长宋秀平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表示,“以前我们的展览资源有限,但通过与四川博物院的合作,我们策划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让许多珍贵的体育文物得以亮相。”她还特别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中小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大馆带小馆”模式,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提升中小博物馆的自我成长能力。
涵盖包含智慧博物馆建设等多领域
在展览策划、藏品研究、智慧博物馆建设等多个领域,“大馆带小馆”计划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向和频坦言:“我们馆藏文物36万件,但能展出的不到1%。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展览,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这一计划还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专家们认为,与其大规模新建博物馆,不如激活现有资源,通过大馆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中小博物馆焕发生机。
当下,博物馆已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选择。然而,“大馆一票难求、小馆门可罗雀”的问题依然存在。“大馆带小馆”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致力于推动全省文博事业的均衡发展。
本文围绕四川省“大馆带小馆”帮扶计划展开,介绍了该计划的实施情况,包括各“大馆”与“小馆”的合作项目,如打造文化IP、开展多领域合作等。同时阐述了该计划对提升中小博物馆成长能力的作用,以及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的潜力,旨在推动全省文博事业均衡发展,为全国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