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先阐述了当下科技发展迅猛,给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然而部分地区仍存在殡葬陋习。接着通过具体案例说明这些陋习造成的不良后果,最后倡导践行文明殡葬、绿色祭扫理念,并引出后续文明小课堂的内容。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正见证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手机支付已经迈入了“刷脸时代”,只需轻轻一扫,交易瞬间完成,极大地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DeepSeek更是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全球科技圈引发了轩然大波,其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为科技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无限可能;就连春晚的舞台上,人形机器人也欢快地扭起了秧歌,它们灵动的身姿和精准的动作,让观众们惊叹不已。科技的浪潮就像奔腾不息的江河,浩浩荡荡地向前奔涌,而我们的生活也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然而,当我们沉浸在科技带来的便利和美好时,却发现一些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依然存在。大操大办、烧纸放炮等殡葬陋习,就像顽固的毒瘤,在一些地方“顽固生存”。近年来,社会上改变殡葬陋习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家都意识到这些陋习不仅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还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但即便如此,部分人仍然选择“打肿脸充胖子”,究其根源,还是攀比心理在作祟。
1
曾女士和她的五姐妹为了给父亲操办一场体面的丧礼,不惜花费40万元(不含墓地)。丧礼现场,流水席一连摆了三天,还雇请了道士、乐队、哭丧队以及歌舞表演团队,场面十分热闹,也赢得了街坊邻居的称赞,都说她们“大气”。但曾女士却坦言,“很多钱没必要花”。她和丈夫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就挣个4万块,这场丧事相当于花掉了一家十年的收入。即便有姐妹们分担,摊到自家也需要两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这笔钱。事后,曾女士后悔不已,直言自己是“为面子盲目攀比”。
跟风比阔顶多只是消耗了人们的血汗钱,而不文明祭扫则可能会让人喜提“法治大礼包”。
2
2022年,潘某某和家人一起去扫墓,在点燃线香蜡烛并燃放鞭炮时,不慎引发了山火。这场山火来势汹汹,造成总过火面积达14.9731公顷的森林火灾。最终,潘某某因犯失火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这个案例为那些不文明祭扫的人敲响了警钟。
这些殡葬陋习,其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们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实在是弊大于利,与我们追求的文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念背道而驰。
其实,殡葬从简并不意味着不走心。一束菊、一杯茶,虽然简单朴素,但其中蕴含的情意却更加真挚。祭扫新风也不代表忘记传统,传家风、守孝道,同样能让对逝者的思念长存。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在这个万物更迭、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积极践行文明殡葬、绿色祭扫的理念,让生命回归自然和本真。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明小课堂,一起学习如何做到文明殡葬和绿色祭扫!
本文通过对比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殡葬陋习的顽固存在,揭示了殡葬陋习带来的资源浪费、经济负担加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强调殡葬从简和祭扫新风并非不尊重传统,鼓励人们践行文明殡葬、绿色祭扫理念,最后引出文明小课堂的内容,引导人们学习具体做法。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