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二战结束80年来世界和平面临的挑战展开,指出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霸权行为与其宣称的“自由世界秩序”相悖,破坏了地区稳定和国际信任。同时阐述了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意义,认为其为构建公平的多极和平提供了可行道路,还强调了“全球南方”国家在推动和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澳洲学者指出,美国一手打造的“自由世界”幻像已被它自己无情戳破。
【导读】
自二战结束至今已过去80年,但世界各地的冲突却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美西方常常将自身的国家利益凌驾于全球稳定以及其他国家的主权安全利益之上,动不动就对其他国家进行粗暴干涉。这种霸权行径与他们所宣称的“自由世界秩序”完全背道而驰,也使得国际社会对西方的信任度不断下降。而诞生于64年前的不结盟运动,一直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等重要原则。即便到了今天,这些原则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的多极和平世界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站在二战结束80周年、万隆会议70周年、不结盟运动成立64年的重要节点上,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21世纪世界在实现和平方面所面临的重重挑战。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呈现出持续不断的冲突、激烈的权力斗争以及频繁的外部干预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大。
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机构,但强权政治和大国干涉的现象却依旧屡禁不止,尤其是美国的干涉行为,仍在不断地破坏着地区的稳定。
美国的种种所作所为,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自由世界秩序”的美好幻想。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大国总是将自身的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全然不顾全球稳定和其他国家的主权安全利益,这种行为方式与他们所宣扬的原则形成了鲜明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机构的合法性逐渐受到侵蚀,人们对西方主导的倡议也越来越不信任。
1991年苏联解体,开启了随后30年美国单极时代的巅峰。然而如今,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大国的重新崛起,世界已然进入了多极化的新时代。在某些方面,这种转变加剧了地缘政治的竞争,有可能会动摇地区的稳定,破坏全球在应对发展、生态环境和流行病等共同挑战时的集体努力。
与此同时,21世纪还出现了“不对称战争”的新情况。非国家行为体、叛乱集团和恐怖组织在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常常利用国家机器的失灵或外部干预造成的权力真空来兴风作浪。一些大国还发动代理人战争,使得和平与稳定的道路变得更加崎岖坎坷,乌克兰的悲惨局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不结盟运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它坚持反霸权立场,坚决反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倡导更加平衡的权力分配,旨在帮助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公正的多极体系。这其中包括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其次,不结盟运动强调集体行动和团结一致,这对于解决气候变化、流行病和贫困等跨国问题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共同努力,不结盟国家才能扩大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并推动那些优先考虑最弱势群体需求的解决方案的出台。
过去80年的经验清晰地表明,在一个以意识形态“普世论”为基础,强权政治和干涉主义盛行的世界中,实现和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不结盟运动的原则为构建更加公平的多极和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这种和平不仅仅是没有军事冲突,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在和平与繁荣不可分割的共生基础之上。
“全球南方”国家,包括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倡导和推进全球和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里的“和平”不仅指消极意义上的没有军事冲突,还包括积极意义上的通过一系列机制和行动来建立共识,使非暴力解决争端成为可能。在积极的和平框架下,安全与繁荣的关系将调整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多极和平的愿景能否实现,取决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否有能力表明,它们毅然与暴力的过去决裂,转而在构建和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目前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本文指出二战结束80年来世界和平面临诸多挑战,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霸权行为破坏地区稳定和国际信任,打破了“自由世界秩序”的幻想。而不结盟运动的原则为构建公平多极和平提供了可行道路,“全球南方”国家在推动和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极和平愿景的实现取决于各国与暴力过去决裂并积极构建和平。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