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常态化无人机药品配送首飞,应急医疗保障再升级

本文围绕重庆首例常态化无人机药品配送展开,介绍了首飞仪式情况、项目实施主体的努力、配送通道的优势、对医院急救体系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内容,突出了此次首飞在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和完善医疗配送体系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3月19日上午,那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一架承载着急救药品重任的无人机,从中国通用技术重药控股现代物流综合基地缓缓起飞,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稳稳地降落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这一成功的起降,标志着通用技术重药控股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携手完成了全市首例常态化无人机药品配送。

重庆常态化无人机药品配送首飞,应急医疗保障再升级

此次配送可是重庆市首例常态化无人机药品配送。

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卫健委、市药监局、市口岸办、沙坪坝区政府、陆军军医大学的相关领导,以及通用技术重药控股董事长、党委书记袁泉,总裁、党委副书记刘伟等重要人物,都出席了本次意义非凡的首飞仪式。

在本次无人机药品配送首飞项目中,通用技术重药控股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实施主体。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精准地对市场资源进行整合。不仅牵头开展了无人机应用场景的开发工作,还对设备的载重、续航能力等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同时,建立了定制化的合作开发机制,精心统筹规划了“仓储调度 – 航线报批 – 空域协同 – 应急备降”的实施路径,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条常态化无人机急救药品配送通道,一头连接着位于沙坪坝区的通用技术重药控股现代物流综合基地,另一头则直达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它的开通意义重大,是重庆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而且,它还是《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落地的首个标杆项目。

以往,通过车辆物流配送这条通道的行程约30公里。在道路通行顺畅的情况下,通常都需要近1个小时的时间。而本次全新开辟的无人机配送通道,空中飞行距离约17公里,飞行时间仅仅只需26分钟。相比常规的物流配送,速度整整提高了一倍,这为患者的治疗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无人机急救药品配送通道的常态化运行,将对医院的急救时效体系进行重构。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激活了生命通道的新维度。在急性心梗溶栓、脑卒中急救等黄金时间窗内,无人机能够突破地面交通的瓶颈,实现实时快速响应。目前,医院已经制定了三类优先配送清单,分别是急性心梗溶栓药物(黄金时间窗2小时)、脑卒中静脉溶栓药物(黄金时间窗4.5小时)、严重创伤急救包,这些清单可以覆盖全院80%的危急重症病例。对于在院治疗的患者,如果遇到急需用药的情况,药剂科能够立即启动无人机急救药品配送。

通用技术重药控股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双方将以无人机药品配送为崭新的起点,携手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全面保障体系。他们以此次试点为蓝本,加速将新兴技术转化为战斗力。下一步,双方还计划携手构建智能化配送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医疗屏障,创新应急响应机制,为灾害救援、战场前送等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此次首飞意义深远,它标志着无人机在医疗药品紧急配送领域又取得了一项重大进展。对于提升重庆市的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医疗配送体系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市委军民融合办正在加快建设市级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飞行审批实现“一网通办”,空域使用能够“动态适配”。并且会持续在空域划设、场景打造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不断拓展低空飞行的应用场景,为更多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低空医疗服务。

通用技术重药控股董事长、党委书记袁泉表示,通用技术重药控股将以本次首飞为难得的契机,依托重庆市低空空域改革的优势,持续深化与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及产业链伙伴的协作。积极参与通航起降点建设、数字空管系统搭建等工作。重药物流也会持续深化“无人机 + 智能仓储”一体化网络建设,逐步实现药品配送“空中通道”的全域覆盖,为打造重庆“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贡献自己在健康中国建设方面的力量。

重庆首例常态化无人机药品配送首飞成功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首飞情况、项目实施主体的工作、配送通道的优势、对医院急救体系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等内容。此次首飞标志着无人机在医疗药品紧急配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对提升重庆应急保障能力和完善医疗配送体系意义重大,同时也为低空经济与医疗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48.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