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主播分享毕淑敏散文《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为引,描述了一棵古老的树的特征及与人类相比的诸多特性,着重刻画了长在古树旁的小草,展现小草不自卑、坦然生活的姿态,进而引发对生命尊严的思考,最后介绍了作者和主播的相关信息。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欢迎来到闪电夜读。我是邹鲁融媒主播张娜,今晚,我将与大家一同走进毕淑敏的散文世界,分享她的佳作《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曾有人邀请我去观赏一棵古老的树。这棵树可不简单,它大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遥想当年,唐朝那场可怕的地震,让它弯折了腰,只能半匍匐在大地上,然而,它却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依旧屹立不倒。如今,它享受着人们尊敬与敬仰的目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坚韧。
我也混在人群之中,伸直了脖子,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仰望着这棵古树。看着它顶端那稀疏的绿叶,我不禁感慨,与这棵古树相比,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啊!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体型肯定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可在成长的过程中,人却无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还小的时候,人类很容易就可以把它的树枝甚至树干折断,更有甚者,会将树连根拔起,让树的生命就此终结。就算小树幸运地长成了大树,它的归宿往往也是被人类砍伐,然后被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那些长得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就如同美女一般,反而更容易遭遇厄运,红颜薄命,被人类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以至于很多珍贵的树种都濒临灭绝。从这方面来看,树似乎不如人。毕竟,美女可以通过现代技术人造,而树却无法人造。
不过,树也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可树并不会因此而骄傲自大,爷爷种下的树,依旧会用硕硕的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它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会伤害人类的。就像前几天报纸上报道的,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不幸遭了雷击致死,但元凶并不是树,而是闪电,树其实也是受害者。
树还比人更加坚忍。在那些人类无法居住的地方,树却能裸身生长,它不需要炉火的温暖,也不需要空调的调节,就能顽强地生存下去。而且,树还会帮助人类,在饥馑的时候,人类曾扒过树的皮来充饥,可我们却从未听到过树会扒下人的什么零件的传闻。
很多书籍都记载过这棵古树,如果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肯定能名列前茅。许多诗人、词人也咏颂过它,如果树把那些赞美词句都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那它肯定会不堪重负,说不定唐朝的地震都没能把它压倒,这些赞美却会让它扑在地上。
这棵树的寿命是如此的长久,它居然见证过妲己那个朝代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很多年之后,它依旧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我心中便涌起无边的嫉妒,而嫉妒又渐渐转成了深深的自卑。作为人类,我们无法活得像树那么久远,这种伤感让我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来,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它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从树叶缝隙透过来的阳光,洒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轻柔飘浮。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生长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按常理来说,它应该俯首称臣、毕恭毕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那种低眉顺眼的谦卑,然而,最后却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从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从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从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地赶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在古树面前都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呢?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仔细看着小草。我心里暗自嘀咕,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身边为邻,你难道不要羞愧死了吗?
然而,小草却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当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再吹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就算我不停地吹下去,直到气绝倒地的那一刻,小草却依然安然无恙。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呢!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毕淑敏,女,汉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她是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北京作协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第四、五届副主席,同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中国婚姻研究会常务理事。
最后,介绍一下主播。
我是张娜,邹城市融媒体中心《悦读邹城》栏目主持人。
本文通过对古树和小草的描写与对比,展现了树的诸多特性以及小草不自卑、坦然生活的姿态,旨在告诉我们,即使在强大、伟大的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应自惭形秽,要以自信、乐观的态度去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