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水流域郴州 – 耒阳段铊浓度异常事件,包括污染源的确定、应急处置措施以及目前水质达标情况等内容。
近日,湖南耒水监测出铊浓度异常,这一情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在今天(25 日)凌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了耒水流域郴州 – 耒阳段铊浓度异常的应急处置情况,并且明确确定了污染源。
原来,这起湖南郴州衡阳跨市铊浓度异常事件的污染源已经查明,是由水泥厂含铊灰尘泄漏所导致的。3 月 16 日 20 点,湖南耒水郴州 – 衡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自动监控站的水质数据显示,铊浓度出现异常。要知道,铊可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它呈现为无色无味的结晶。事件发生之后,郴州市、耒阳市迅速相继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对耒水全流域进行采样监测,同时开展溯源排查工作。经过仔细核实,最终确定污染源为郴州市苏仙区良田水泥厂。其主要原因是该企业近日在拆除旧生产线的窑炉过程中,窑内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经雨水排放口流入了外环境水体。
郴州市已经重点开展了污染源控制工作。相关部门组织将涉事企业的废水转运至重金属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清除污染源头隐患。比如进行场地防渗处理、修建应急池、砌砖围堰,还在厂区主水沟加铺了混凝土等。对于该企业下游坳上河、郴江及耒水受影响的河段,郴州、衡阳两市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控源截流、投放除铊剂、强化水量调度、监控沿线水质指标等措施,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事件发生后,生态环境部应急专家迅速赶赴当地,指导郴州、衡阳两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目前的监测结果显示,耒阳市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处于达标状况。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并实施了应急监测方案。沿途一共设置了 19 个环境质量点位,21 个配合处置点位,在郴江河、耒水共布设了 40 个地表水断面点位,其中手工监测点有 37 个、自动监测站 3 个。同时,两市应急处置部门在各断面已设置 8 个应急投药点。
目前,耒水流经的郴州市、耒阳市均已成立了耒水流域水质异常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一方面向被污染的水域投放药剂,以此降低铊浓度;另一方面,对沿线供水企业增加净化措施,保障出水达标。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应急中心专家熊高丽介绍说:“现在采用的方法是用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钠,对铊进行氧化,将铊从一价氧化到三价,然后生成氢氧化铊,它溶解不了,就会沉淀下去,这样就能降低水中铊的含量,保证我们出厂水质 100% 是合格的。”
根据耒阳市疾控部门提供的信息,目前各自来水厂出水水质均达标。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王俊能表示:“从这个江段断面往下,涉及到大概有三个区县。下游的水厂也做好了供水保障的准备,对治水工艺进行了改造,并配备了充足的处理药剂。然后从耒阳水厂到进入湘江,大概有 140 多公里,湘江的流量,大概是耒水流量的 6 倍左右,即便是以现在的浓度进入湘江,也不会对湘江造成影响。”
记者从当地的应急处置部门了解到,针对附近农田、植物以及水生生物等也在进行密切监测和应急处置。有关事件的进展情况,总台央视记者将继续追踪了解。
本文围绕湖南耒水铊浓度异常事件展开,明确了污染源为水泥厂含铊灰尘泄漏。郴州市开展污染源控制,郴、衡两市对受影响河段采取多种应急措施。生态环境部专家指导处置,目前耒阳市自来水厂出水水质达标,相关部门还对下游水厂、周边生态等进行了保障和监测,事件后续进展仍在追踪。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