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古丝路,上海中医师生开启“行走思政课”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生生’同心实践团”的师生代表沿着古丝绸之路,以“学、讲、践”方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他们在新疆交流学习民族医药知识,开展健康义务咨询服务,此次活动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为育人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那驼铃悠悠、连接山海的古丝绸之路上,当时间的指针指向3月中旬,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生生’同心实践团”的师生代表们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轨迹,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学、讲、践”方式,步入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堂”,在这场浸润式的体验中,深入感受中医药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交融历史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

为了拓展“学”的途径,实践团师生们深知中医药在古丝绸之路上有着源远流长的交流历史,并且在当下还肩负着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全新使命。于是,中医学院“‘生生’同心实践团”毅然奔赴新疆,开启了探寻民族医药奥秘的征程。他们先后前往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地进行交流学习。在那里,他们现场观摩了沙疗、药浴等极具特色的维医诊疗技术,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民族医药宝库的大门。师生们还与当地维医学专家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汲取知识的养分。2024级民族预科班的李建谊在经历了这次实践后,不禁发出感慨:“本次实践让我切身了解了维医的医疗理论和特殊疗效,我仿佛置身于中医药文化的浩瀚海洋中,真切感悟到了它的博大精深,这进一步坚定和增强了我的文化自信。”

踏寻古丝路,上海中医师生开启“行走思政课”

而在深化“践”的力度方面,实践团师生们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在乌鲁木齐甘沟乡小渠子村,当清晨的薄雾还弥漫在空气中时,实践团的成员们就已经在社区架起了义诊帐篷。他们面向农牧民、社区居民开展了健康义务咨询活动。成员们耐心地向村民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就像一位位贴心的健康使者,指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提高村民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民族预科班学生赛比娅·玉苏普江更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双语优势,为牧民现场翻译诊疗建议,让健康知识无阻碍地传递到每一位牧民心中。这场健康服务活动吸引了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成为了村里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

踏寻古丝路,上海中医师生开启“行走思政课”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煜介绍说,此次跨越沪疆两地的思政课程以民族医药为切入点,进行了一次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它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文化传承进行了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了“大思政课”的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大课堂”育人的新范式。这次活动为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更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育人品牌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也为中医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开辟了新的道路。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实践团师生沿古丝绸之路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通过在新疆交流学习民族医药知识以及开展健康义务咨询服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为育人提供了有益经验,有助于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76.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