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江苏2024年经济发展情况,涵盖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打造以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江苏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上的显著成就。
近日,江苏发布的统计公报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在202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成功超越50%,达到了50.7%,这一数据如同一个坚实的锚,为江苏产业转型标定了全新的坐标,意味着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规模以上工业领域已然占据了“半壁江山”。在江苏这片经济强省的广袤版图上,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正如同交织的音符,奏响着深度融合的华丽乐章。
从增长幅度这一关键维度来看,江苏经济的动能转换宛如一辆加速行驶的列车,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加速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了9.1%的增长,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7.8%。而且,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达到了11.8%,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江苏的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民营经济在江苏的发展历程中,早已深深融入了每一个角落,成为江苏经济发展血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8.2%,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呈现出8.3%、9.3%的增长态势,对规上工业、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更是分别达到了58.5%、73.9%,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年末,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数量达到412.78万户,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46.58万户;年末个体经营户数量多达993.05万户,全年新登记个体经营户95.97万户,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彰显着民营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的道路上,去年江苏科技创新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全年全省专利授权量达到45.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3.6万件。全省PCT专利申请量有6448件。年末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63.4万件,相较于上年末增长了19.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4.5件,同样增长了19.9%。此外,江苏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奖项获得方面也成绩斐然,9家高新区成功进入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50强;39个通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65项科技成果获得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
为了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持续发力。去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成功突破3.3%,这一比例已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中等水平。与此同时,江苏新设基础研究专项资金,积极布局建设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三大省基础科学中心,为科技创新筑牢根基。
江苏格外注重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以此来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据相关数据显示,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7万家,同比增长11.8%。在独角兽企业与潜在独角兽企业方面,表现同样亮眼,50家企业入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数量占全国的13.3%;181家企业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占全国的23.1%;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多达8.9万家。2024年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的成功举办更是为创新发展添砖加瓦,会上24个产学研重大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126亿元。在医药领域,成果尤为显著,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入选国家人才引进计划科技类项目人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4年江苏在经济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突破、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质生产力打造持续推进以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展现了江苏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