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振:方案出台,“三字诀”助力落地

本文围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展开,阐述了该方案发布引发的关注及其重要意义,指出当前促消费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重点强调了提振消费要把握“抓”“建”“畅”三字诀。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不仅与经济发展质量紧密相连,更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近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一经问世,便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此方案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战略决策的重要文件。其中,“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等新颖提法,迅速成为新闻焦点,登上热搜榜单。这些内容切中了百姓生活的痛点,也为提振消费指明了方向。

有一句农谚说得十分贴切:“好雨要下在根上,浇叶子只会打湿地皮。”提振消费亦是如此。《方案》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保障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品质、改善消费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对今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消费提振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说,《方案》精准抓住了提振消费的关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然而,仅仅有好的方案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将政策举措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就如同让政策的甘霖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土壤中,这样消费之花才能绽放得更加绚烂。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出台了众多行之有效的促消费政策。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温差”“落差”甚至“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际效果。

从《方案》发布后的网络舆情可以看出,一些市场人士对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仍心存忧虑。这种顾虑并非空穴来风,它进一步凸显了将好政策真正落实到位的重要性。事实上,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政策实施的“三字诀”。

一是要“抓”。抓政策落实,需要尽快出台配套细则。《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牵头文件,财税、商贸、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框架需要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细则。这些细则要具体到部门、落实到地方,让消费提振有实实在在的抓手。考虑到促消费政策涉及面广,不同地方的情况差异较大,在细则制定上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养老和托育服务、冰雪经济、传统民俗消费等特色产业,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二是要“建”。建立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是广大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的前提和保障。这既需要强化国家的监管和立法保障,也需要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构建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形成“监管—企业—社会—消费者”多主体协同发力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同时,要建立消费领域的信用评价机制,通过差异化监管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消费者能够安全消费、明白消费,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效能,让消费者维权更加便捷、省心。

三是要“畅”。畅通市场循环,实现消费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近年来,我国创新动能强劲,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畅通市场循环,需要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对于消费者,要大力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于企业,要规范不合理经营行为,倡导实价优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省心、舒心、安心。此外,还要大力清除不合理的限制措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有利于供给与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充分挖掘和巩固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优势。

消费提振:方案出台,“三字诀”助力落地

本文围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展开论述,强调该方案抓住了提振消费的关键,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将政策落实。同时指出当前促消费政策执行存在问题,提出提振消费要把握“抓”“建”“畅”三字诀,以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激发市场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036.html

(0)
GraysonGray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