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商都”到“生命科学之城”,广州黄埔的生物医药蝶变,广州黄埔: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集聚与创新之路

本文聚焦广州黄埔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地区药企数量和创新成果的快速增长、全产业链的精巧布局以及药械研发与医疗资源的协同创新,展现了黄埔区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的显著成效和巨大潜力。

从“千年商都”到“生命科学之城”,广州黄埔的生物医药蝶变,广州黄埔: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集聚与创新之路

这幅图片呈现的是康方生物中新广州知识城生物制药基地,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预示着广州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药企与创新成果“双井喷”

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经以“工业一哥”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在时代的浪潮中,生物医药产业正悄然崛起,成就了“新黄埔”,也让黄埔区成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地,与传统的工业标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广州如同一个巨大的生物医药产业磁场,集聚了6500多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其中超七成的企业都选择在黄埔区布局。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岳霄霄用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为我们展示了黄埔生物医药产业的“加速度”:

从2017年到如今,全区生物医药企业主体数如火箭般迅猛增长,从1000家激增至4800家,增长了3.8倍。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培育出了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528家、专精特新企业382家,上市企业更是达到20家,占据了全市的74%。全区生物医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也实现了翻倍,占全市的57%。

“广州生物医药看黄埔”,这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对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产业发展势头如同汹涌的潮水,潜力巨大,规模急速增长,让黄埔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呈现出井喷式爆发的态势。

据统计,黄埔区几乎每年都会新增近百张新药临床批件,数量占全市的90%以上,连续4年在全省排名第一。过去五年,黄埔区每年都有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不乏里程碑式的拳头产品。例如百济神州的替雷丽珠单抗注射液,它是获批适应症数量最多的PD – 1抑制剂,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突破。

当我们走进黄埔的创新药企业,会发现新药临床试验进展、上市计划成为了各家企业挂在嘴边的“小目标”。这些企业就像一群充满斗志的探险家,在生物医药的未知领域中不断探索前行。

赛莱拉,作为全国领先的干细胞创新型企业,自主研发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新药”,成为广东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的干细胞国家1类新药。这款新药有望改变“治标难治本”的现状,造福上亿患者。该公司创始人陈海佳透露,“这款新药已在多家医院开展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正加速迈向产业化。”

从“千年商都”到“生命科学之城”,广州黄埔的生物医药蝶变,广州黄埔: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集聚与创新之路

在广州麓鹏制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高精尖设备正在高效运行,仿佛是一群不知疲倦的精灵,为新药的研发贡献着力量。

在企业“当家人”们的眼中,创新药从无到有、从实验室走向全球赛道,离不开各种有利因素的叠加。陈海佳指出,“广州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丰富的临床资源,为干细胞产业化转化提供了最佳土壤。”胡龙飞则透露,六年来,广州市提供各类资助1500万元,黄埔区累计提供资助2700万元,通过各类政策和真金白银支持公司的创新发展。

全产业链增强集聚效应

有意思的是,上述生物医药企业分布在不同的平台,这恰恰代表着黄埔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的精巧布局。

赛莱拉落户于广州国际生物岛,麓鹏制药扎根于广州科学城,而康方生物、百济神州都将生物制药基地建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近年来,黄埔区瞄准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持续发力,重点打造“科技研发在生物岛、成果转化在科学城、生产制造在知识城”的产业链区域分布,涵盖药品、器械、试剂等领域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

前几天,在“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短视频向广大人才喊话,“广州黄埔有攻克医学难题的实验室,更有成就理想的星辰大海”。他所指的广州生物岛实验室,是广东以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启动建设的首批省实验室之一,为诸多企业的成果转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2024年3月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会上,利德健康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通过单细胞多组学科学仪器与自动化细胞治疗装备等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与生物岛实验室进行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合作签约。

“单细胞测序技术,具有卓越的样本兼容性和高效去除背景噪音等巨大优势,能全面精准分析单细胞的基因组、转录组等海量信息,从而深入研究疾病机理。”在利德健康公司里,CEO张峰自豪地介绍着公司刚发布的业界首创主动式单细胞测序系统新产品——LeadOmics CP100。这是中国原创、国际领先的生命科学仪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PCT国际专利,为单细胞技术在肿瘤、癌症等重大疾病诊断治疗研究领域带来了创新技术突破。

从“千年商都”到“生命科学之城”,广州黄埔的生物医药蝶变,广州黄埔: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集聚与创新之路

广州国际生物岛,宛如一颗镶嵌在广州大地上的绿色明珠,见证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加速药械研发与医疗资源协同创新

支持企业创新药械取得突破,政府不仅要提供“真金白银”,更要主动破解难题。陈海佳感慨地说,“当新药研发需要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源时,各级政府协调医疗机构高效联动,这种支持力度令人振奋!”

诚然,为了加速创新药成果转化,黄埔区正致力于将广州医学资源优势和自身产业基础相结合,加速医药研发和医疗临床资源深化协同创新。

“为缩短创新药械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周期,黄埔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在创新药械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确保创新药械迅速进入采购目录。”黄埔区卫生健康局二级调研员邱芳华表示,未来还将开展院企常态化对接,遴选生物医药产品入院展示,推动中医药院内制剂转化,放射、检验等AI医疗场景应用,拓展大健康产品应用,为创新药械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黄埔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蒋佐龙还提到,为助力区内创新药械尽快上市,黄埔构建了全省首个“‘一个平台+两条通道+三张清单+四级联动’=‘十分周到’的创新服务模式。2024年区内药品注册申报量为373件,比2018年增长超3倍。

不仅如此,黄埔区市场监管局与属地海关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全省首个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工作方案,加速生物医药研发物资入境。广东首个药械注册指导工作站也在黄埔区落地,使黄埔区内集聚省级审评、检验、检查技术平台,区内重点创新产品通过“优服务”通道,实现产品注册检验提速20%。

“从‘千年商都’到‘生命科学之城’,广州用创新与温度成就了赛莱拉梦想”,陈海佳称。可以说,以黄埔为主阵地,广州正用创新与温度,为更多生物医药企业打造筑梦首选地。

本文全面介绍了广州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药企数量和创新成果的大幅增长、全产业链的合理布局以及药械研发与医疗资源的协同创新。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资源协调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使黄埔成为生物医药企业的理想发展之地,展现了广州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巨大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48.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