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屈臣氏一次性内裤风波,自有品牌品控堪忧?

本文围绕“3·15晚会”曝光一次性内裤问题后,屈臣氏自有品牌一次性内裤被知名女星曝光疑似有霉斑污渍展开,详细介绍了该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屈臣氏的处理措施、产品线下销售情况、第三方平台售卖情况等,还阐述了屈臣氏的代工模式及该模式存在的品控隐忧,并举例其他企业因代工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在“3·15晚会”揭露部分市售一次性内裤存在徒手制作、未灭菌处理等卫生问题后,一场关于“一次性卫生用品并不卫生”的舆论风暴迅速席卷而来,就连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

“3·15”后屈臣氏一次性内裤风波,自有品牌品控堪忧? 图源:pexels

3月15日晚,知名女明星郭晓婷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称自己曾经购买的一次性内裤疑似出现了霉斑或污渍。从她晒出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包装上印有“watsons”的字样,这表明该产品是屈臣氏自有品牌旗下的商品。

时代财经随后在电商平台进行搜索,发现这款问题产品名为“屈臣氏舒适免洗棉内裤”。其商品介绍显示,该内裤材质为100%棉,采用EO灭菌工艺,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免洗免晒,开袋即穿。

此事件一经曝光,立刻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示自己“曾经买过”该产品,大家对产品的质量问题表达了担忧和不满。

3月16日,屈臣氏中国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屈臣氏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反馈意见,目前我们正在对有关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全面复查和追溯。同时,出于对消费者体验的高度重视,我们已暂时停售该产品。感谢各界对我们的监督和关注。”目前,该产品已从屈臣氏各大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下架。

线下销售情况又如何呢?3月17日,时代财经走访了广州市天河区的某家屈臣氏门店。在店内,并没有找到涉事的一次性内裤产品。该店目前在售的一次性内裤品牌名为“Cotton Waiter”(棉卫),从包装信息来看,其仅在屈臣氏独家销售。据该店店员透露,“屈臣氏舒适免洗棉内裤”目前已售罄,这周内都不会进行补货。当被问及什么时候有货时,店员未给出明确答复。

“3·15”后屈臣氏一次性内裤风波,自有品牌品控堪忧? 屈臣氏售卖的一次性内裤产品,时代财经/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产品已从官方渠道下架,但时代财经观察发现,仍然有第三方零售网店、个人代购在淘宝、京东、小红书等多个电商平台出售该款一次性内裤,而且标价存在较大差异,同一规格的售价在19.9元~66元不等。

从产品包装来看,其委托生产企业为广州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生产企业为东莞市芬乐制衣有限公司(下称“东莞芬乐”)。

据天眼查APP显示,东莞芬乐成立于2009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陈慧娴,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产销、加工服装、内衣裤、卫生用品类(纸内裤)等。标准信息表明,该公司曾参与起草了日抛裤的团体标准,且该标准目前处于现行状态。据此前南都·湾财社报道,该公司同时也是另一家大型零售企业的代工厂。

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的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屈臣氏集团经营12个零售品牌,在全球28个市场经营16548家店舖。2024年上半年,屈臣氏所在的零售板块实现收益总额914.69亿元。如此庞大的产品体系,离不开代工模式的支撑。

早在2009年,屈臣氏便上架自有品牌以实现差异化竞争。据第一财经报道,屈臣氏的自有商品数量超过2000款,占屈臣氏中国业绩的20%。目前,屈臣氏自有品牌产品大多通过代工厂完成生产。除了东莞芬乐,时代财经综合梳理发现,屈臣氏自有品牌代工厂矩阵中还包含诺斯贝尔、花安堂、万盈、中研、澳宝等。

其中,诺斯贝尔主要负责屈臣氏天丝系列面膜、屈臣氏保湿补水控油面部乳液等护肤产品的研发、代工;万盈是屈臣氏店内商品“天然骨胶原”的研发制造商;中研则是“屈臣氏植萃精油身体乳”等护肤品的生产商;澳宝主要生产“屈臣氏密集保湿润肤乳”“屈臣氏莹润透嫩润肤乳”等产品。

与此同时,屈臣氏也在积极建设自有工厂。今年2月,广东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佛山三水智能生产基地项目举行了开幕仪式。据悉,该生产基地占地约120亩,固定资产投资额超6亿元,是屈臣氏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

然而,代工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它存在一定的隐忧,主要集中在产品品控问题上。如果代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因疏忽导致某批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将给企业的品牌形象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不止屈臣氏,母婴、零食等行业也有企业因代工模式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而遭遇“翻车”事件。

今年3月,就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存在发霉的情况,而该产品同样是由代工厂生产。三只松鼠客服答复记者称,可依照法律规定赔偿消费者2000元再额外补发一份坚果礼,但无法提供道歉信。

3月17日,时代财经分别以邮件、电话的形式联系屈臣氏、东莞市芬乐制衣有限公司方面,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本文通过屈臣氏一次性内裤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事件的发展、产品销售情况、屈臣氏的代工模式及相关代工厂信息,同时指出代工模式存在品控隐忧,并举例其他企业类似问题。这提醒企业在追求规模和效益时,不能忽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维护。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44.html

(0)
WeaverWeav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