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李先生花200多万通过“到家了”中介购买二手房,却遭遇前业主秘密签订超长租约的困境,中介被指未尽审查义务,各方对此事的说法和律师的法律分析也在文中呈现。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成都市民李先生向媒体爆料了一件烦心事。“我花200多万买的房,装修时突然冒出一个持有20年租约的陌生人。”李先生通过房产中介“到家了”购买的这套二手房,陷入了“一房两绑”的困局。原来,前业主在房屋过户前竟偷偷签订了超长租约,而中介公司被质疑没有尽到审查义务。
对于查询房屋租赁备案是否是卖房过程中的“必选项”,中介从业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律师明确指出,前业主隐瞒重大事实,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而中介没有落实租赁备案查询,存在明显的过失,应当承担买方的损失以及合理的维权支出。
李先生找到“到家了”
中介:前业主故意隐瞒租约 租客:对方抵债
“到家了”经过核实,确认了李先生所购房屋存在租约这一事实,然而此时前业主已经无法联系上。
3月21日,“到家了”武侯区负责人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的所有流程都是正规的,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也进行了产调,“房子的权属都是正常状态。”他还表示,当时他们曾要求前业主查询租赁备案,“但她不查,说没有租约。”并且前业主还在购房合同“无租赁”处划了勾。
李先生与中介的对话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租客吕先生,吕先生称他和前业主张某是朋友,因为张某欠了他“几十上百万”,并且在银行也有欠款,所以张某把房子租给他用于抵债。
3月21日,记者跟随李先生一家前往大面派出所报警。警方表示,这属于民事纠纷,建议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现场民警多次拨打张某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中介是否尽到查询义务?
律师:前业主根本违约,中介可能未尽责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查询房屋租赁登记备案,除了可以到线下相关部门查询外,备案成功的个人还能够登录“天府市民云”APP、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查看备案凭证。
记者咨询了成都多家不同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员工,对于租赁登记备案是否是卖房时中介的必查项,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不过,大家都提到,对房屋进行详细产调,排除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卖房的前提。产调的内容包括房屋是否有查封、抵押、设置居住权,是否涉及继承赠与等情况。
有中介表示,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意租约,导致业主买房后无法入住,他们除了会进行线上查询外,还会到房管局进行线下查询。在本案中,既然房屋已经过户,租客可以找前业主追究责任。
另一位中介人员则认为,租赁备案并非必查项,因为在产调的房屋信息摘要上就有该房屋是否设置有居住权,他们也会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对是否有租约进行约定。若原房主虚假承诺,属于根本违约,购房者可以要求撤销合同,或让其承担合同价20%的赔偿。但她也指出,虽不是必查项,但若房屋存在被出租的隐患,中介公司又没有尽到披露义务,就存在一定的疏忽。
李先生查到,自己新买的房屋名下的确有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
对于这起案件,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认为,该案件存在多重法律关系。在房屋买卖合同关系中,根据《民法典》规定,前业主对房屋负有瑕疵担保义务,交易时需要向买家如实告知房屋权利状况。其次是租赁合同关系,前业主与租客签订的20年租约若已备案,可适用“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前提是交易合法、有效;最后是中介服务合同关系,中介公司应当对交易完成必要审查,如果没有履职尽责,则可能构成服务合同违约。
此外,胡磊律师指出,租客吕某某以远低于同地段市场价签订租约,却在近两年内从未实际入住,该“以租抵债”的行为,可能违反《民法典》第154条关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规定。
胡磊律师表示,李先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该租赁合同无效。若能够证明前业主与租客恶意串通,那么该租约自始就不具备法律效力。其次,前业主隐瞒重大事实的行为构成了根本违约,李先生有权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
胡磊律师还认为,前业主在交易前故意隐瞒房屋存在租约的事实,交易后消失不参与交易的事后处置,从这些客观行为上,已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表示,若租赁合同真实、客观、公平,符合“买卖不破租赁”,那么租客可以依合同要求实现自身权利。反之,若存在恶意串通损害购房者利益等情形,则可以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租赁合同。
他提醒,无论是中介还是购房者,都应该全面、合理地审查房屋状况,查询相应登记以及实地考察,做好合同约定,尽量避免后续纷争。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产协会相关人士也提到,中介公司应对房屋信息进行核实,并将不利影响告知业主,若该房屋的确进行了备案,但中介未落实,存在一定瑕疵。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已联系“到家了”总部核实具体情况,截至记者发稿前,前业主张某的电话依旧无人接听。
本文围绕成都李先生花200多万买二手房遭遇“20年租约”一事展开,介绍了事件中中介、租客的说法,分析了中介是否尽到查询义务,多位律师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法律分析。提醒了中介和购房者在房屋交易中应全面审查房屋状况,避免陷入类似纠纷。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