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我国种子认证制度展开,介绍了3月2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海南三亚举办首批认证种子上市启动仪式这一重要事件,阐述了种子认证的定义、制度落地过程,以及已通过认证的种子情况和认证带来的积极效果。
在3月22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全国农技中心于海南三亚精心举办了首批认证种子上市启动仪式。随着这一仪式的顺利举行,首批认证种子正式昂首迈入市场,这一标志性的时刻,意味着我国种子认证制度历经时间的沉淀与打磨,终于“开花结果”,迎来了收获的阶段。
那么,究竟什么是种子认证呢?种子认证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合格评定制度,它始终以产出高质量种子为核心目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种子认证是实现从“好品种”到“好种子”华丽转变的最有效途径。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优质种子的大门,被誉为好种子的“信用证”,为种子的质量提供了权威的证明;是种子企业的“体检证”,能全面检测企业种子的品质状况;更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助力我国种子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
追溯种子认证制度的发展历程,自2023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之后,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文件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印发。其中包括种子认证首批目录、实施规则和技术规范等,为种子认证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随后,首批2家种子认证机构成功取得相应资质,首批种子认证检查员也获得了注册资格。到了2024年,种子认证制度正式落地实施,开始在我国种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时光来到2025年,种子认证制度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有35个品种、300多个批次,总量达到1000多万公斤的种子成功通过认证。从检验结果来看,通过认证的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种子在发芽率和品种纯度水平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具体来说,认证玉米种子比单粒播标准在发芽率和品种纯度上分别提高了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认证杂交水稻种子比国家标准在这两个方面分别提高了8.6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种子认证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可以预见,种子认证将在促进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月22日我国首批认证种子上市,标志着种子认证制度取得成果。介绍了种子认证的意义、制度落地过程及2025年认证种子的情况和积极效果,表明种子认证将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和粮油单产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