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侠同志与世长辞,京剧界痛失一位泰斗

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赵燕侠同志于2025年3月19日16时10分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7岁。文中介绍了她的生平经历、艺术成就、代表作品以及获得的多项荣誉,还告知了其遗体告别仪式的时间和地点。

今天,也就是3月19日,北京京剧院发布了一则令人悲痛的讣告。北京京剧院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原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赵燕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3月19日16时10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7岁。

赵燕侠同志与世长辞,京剧界痛失一位泰斗

赵燕侠是一位杰出的女性,1928年2月出生于河北武清(现天津武清区),她还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她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京剧赵派艺术的创始人,老文艺一级演员,同时也是国家级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政治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曾是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担任过中国文联理事、中国剧协理事、中国剧协艺委会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剧协副主席等职务。

赵燕侠出身于京剧世家,从小就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7岁时,她便跟随父亲赵筱楼在杭州、上海、汉口等地搭班演戏,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14岁到北京后,她虚心求学,师从荀慧生、何佩华、李凌枫、诸茹香等先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京剧技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她组建了燕鸣社,在京、津、沪等地进行演出,逐渐崭露头角。此后,她长期在北京京剧院从事艺术工作。1952年,她积极参加北京妇女联合会的工作,并且先后为抗美援朝义演和筹建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义演,展现出了高尚的艺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1960年秋,燕鸣京剧团并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担任副团长一职。1964年,她首演革命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后更名为《沙家浜》),为京剧的现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7年,赵燕侠正式重返舞台,再次以她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观众。1979年,她担任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带领团队不断前进。1980年,她率团赴美国演出,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共演出83场戏,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让京剧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1981年,她担任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出谋划策。1986年,她又担任北京京剧院六团团长。1989年9月4日,作为艺术顾问,她随北京京剧院演出团赴民主德国演出。1996年,她正式告别舞台,但她的艺术成就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在八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赵燕侠在继承荀派表演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大胆创新。她首创真假嗓结合的唱法,表演洒脱自如,嗓音甜亮动人,唱腔悠扬婉转,念白清脆利落,咬字清晰准确。她突破了程式、行当的界限,从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比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温柔善良、端庄典雅;《碧波仙子》中的鲤鱼仙子,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红梅阁》中的李慧娘,美丽勇敢、敢爱敢恨;《春香传》中的春香,俏皮机灵、活泼开朗;《玉堂春》中的苏三,命运坎坷、楚楚动人;《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纯真羞涩、情窦初开;《花田八错》中的春兰,聪明伶俐、机智过人;《荀灌娘》中的荀灌娘,英勇无畏、巾帼不让须眉;《辛安驿》中的周凤英,豪爽侠义、不拘小节;《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机智沉着、从容应对。这些经典形象共同构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赵派”艺术。

赵燕侠在艺术上取得了众多荣誉。2003年,她获得中国唱片社颁发的金唱片奖;2006年,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表演艺术成就奖”;2011年,获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戏曲表演“终身成就奖”;2023年,又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

赵燕侠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3月23日(星期日)上午9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一路走好!

赵燕侠同志的逝世是京剧界的一大损失。她出身京剧世家,凭借自身努力和不断创新,在八十余年艺术生涯中开创了京剧“赵派”艺术,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还获得了多项艺术荣誉。她不仅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以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我们送别这位伟大的京剧艺术大师,愿她一路走好。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29.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