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先展示了冰舞运动员接受大数据与AI技术辅助训练的场景,随后聚焦人机协作话题,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宋轩就构建人机协作安全边界给出建议,并提醒青少年勿过度依赖智能工具。
在2月17日的吉林长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冰舞运动员王诗玥正于吉林省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里,借助“速度灵敏性认知测试及训练系统”等大数据与AI技术开展辅助训练。科技的力量正在逐渐渗透到体育领域,为运动员的训练带来新的可能。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协作成为了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那么,究竟该如何构建人机协作的安全边界呢?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宋轩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
宋轩院长指出,强化信息甄别是首要任务。尽管目前AI具备强大的语言能力,能够流畅地与人交流、解答诸多问题,但在面对复杂专业问题时,它仍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们在与AI协作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相信它给出的所有信息,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严守隐私防线同样至关重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涉及到敏感数据上传时,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一旦这些数据泄露,可能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
另外,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艺术创作领域,AI的广泛应用使得侵权风险增加。我们要明确AI创作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避免出现侵权事件,保障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效率提升不应透支学习能力。”宋轩院长特别强调了这一点。青少年正处于认知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然而,如果过度依赖智能工具,就容易产生思维惰性。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深层能力危机,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在未来,AI将更加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人类该如何与AI共舞呢?答案是理性把握节奏。我们既要充分利用AI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提升,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人机协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本文先呈现冰舞运动员接受AI辅助训练的场景,引出人机协作话题。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宋轩就构建人机协作安全边界提出强化信息甄别、严守隐私防线、树立知识产权意识等建议,同时提醒青少年勿过度依赖AI,强调人类应理性把握与AI共舞的节奏。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