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医护团队整理的健康减重指南,涵盖中药方、中医外治法、四季调养智慧以及中医养生锦囊等方面,强调中医从整体出发调和体质,帮助实现健康体重控制。
在当今社会,减肥似乎成了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美食的诱惑总是让人难以抗拒,运动又往往难以长期坚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代谢也逐年变慢,很多人越是努力减肥,体重却越是居高不下,这可怎么办呢?
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医护团队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份健康减重指南。这份指南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调和体质,从根源上帮助我们实现健康的体重控制。
中药方:调脏腑,化湿浊
在中医理论中,肥胖被归为“痰湿”“气虚”等范畴。中医主张“欲减肥,先调本”,会通过辨证施治后选择合适的中药配伍。
1.健脾祛湿经典组方
荷叶与山楂搭配:荷叶具有升清降浊的功效,山楂则能消食化瘀,这种搭配适合饮食积滞型肥胖的人群。
茯苓与白术搭配:它们能够健脾利水,对于那种“喝水都胖”的痰湿体质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决明子与陈皮搭配:可以清肝通便,有助于调理代谢性肥胖。
2. 体质调理茶饮方
湿热型体质:可取金银花5g、绞股蓝3g、玉米须10g,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阳虚型体质:用肉桂2g、干姜3g、黄芪5g,能起到温阳化气的功效。
气滞型体质:选用玫瑰花5朵、佛手5g、炒麦芽10g,可疏肝理气。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需要经过中医师的辨证,千万不要盲目跟风自行使用。
中医外治法:通经络,促代谢
1.经络推拿术
仙人揉腹法:通过揉通中焦,能够有效调理脾胃功能。
胆经敲打法:沿着大腿外侧进行敲打,直到局部发热,这样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
2.中医特色疗法
耳穴调控术:在饥点、内分泌、三焦等耳穴上进行贴压,通过迷走神经来调节食欲与代谢。
穴位贴敷:可以调和气血,有力地促进脂肪分解。
中医拔罐:在背部膀胱经进行走罐,能够祛除深层湿浊。
中医刮痧:可以疏通经络,有效改善局部脂肪堆积的问题。
脐部综合灸:通过艾灸神阙穴(也就是肚脐)来激活身体的代谢功能,尤其适合那种“四肢不胖,肚子松软”的人群。
四季调养智慧莫要忘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体重管理也需要顺应自然节律。
春季:此时应注重疏肝利胆,可以在晨起时拍打两胁,还可以饮用茉莉花茶。
夏季:要清心健脾,午间可以艾灸足三里,同时要避免过多饮用冰饮,以免损伤阳气。
秋季:润肺通便很重要,可以经常揉迎香穴,食用银耳百合粥。
冬季:要温肾固本,睡前可以用花椒水泡脚,并配合命门穴艾灸。
中医养生锦囊要收好
1.饮食有节:遵循“五谷为养”的原则,晚餐最好在酉时(17 – 19点)完成。
2.起居有序:亥时(21 – 23点)入睡,晨起卯时(5 – 7点)排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3.适度运动:可以练习八段锦、手指经络操,每天坚持10分钟,这对于调节脾胃升降功能,实现体重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洁芳提醒大家:中医体重管理并不是追求短期速效的“减法”,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重建身体自愈力的“加法”。这样可以避免因减肥不当而产生的副作用,让大家能够安心减重。
让我们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收获轻盈的体态,拥抱气血充盈的健康之美!
本文围绕中医健康减重展开,介绍了中药方、中医外治法、四季调养和养生锦囊等多方面内容,强调中医从整体和根源上调理体质以实现体重控制,避免减肥副作用,倡导以中医理念收获健康体态。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