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脑一号”:攻克多项技术,打破世界纪录!,“北脑一号”植入人体,瘫痪失语患者迎来新希望

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在北京完成人体植入手术的情况,包括其工作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在产业应用方面的前景。

“北脑一号”:攻克多项技术,打破世界纪录!,“北脑一号”植入人体,瘫痪失语患者迎来新希望

3月20日,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举行的“北脑一号”人体植入媒体通气会上,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亮相。这是现场拍摄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张漫子 摄)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把薄如蝉翼的柔性电极贴在患者的硬脑膜上,原本瘫痪在床的患者术后竟然能够拥有“玩俄罗斯方块”等精细运动的能力;那些失语者也能重新获得中文交流的能力。如此充满科幻感的场景,如今在北京已然成为了现实。

3月20日上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了北京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在此之前,前两例手术先后在北大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顺利完成。值得欣喜的是,截至目前,这3例患者的状态都非常良好。其中,瘫痪病人已经能够实现通过意念控制运动,而因患渐冻症而失语的病人也已经重新具备了中文交流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脑机接口呢?简单来说,脑机接口就像是大脑与外界设备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它可是新一代人机交互与人机混合智能的前沿技术。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罗敏敏解释道:“简言之,就是捕捉大脑电信号的微妙变化,解码大脑意图,实现‘意念’控制‘动作’,即使不动手也能隔空操控机器。”

在脑机接口中,电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好比脑机接口的“耳朵”,其性能直接决定着“聆听”脑电信号的数量与质量。

与会专家认为,“北脑一号”有着显著的优势。它集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柔性高密度脑皮层电极,128通道同时采集的信号通量位居国际同类产品之首。

罗敏敏手拿一个厚度仅有几微米的超薄电极,向记者说道:“‘北脑一号’成功植入3位患者的大脑皮层,这标志着中国自研无线皮层脑机接口植入人脑通道数打破了世界纪录。”

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李园介绍,“北脑一号”薄膜电极采用的是柔性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生物相容性,质地柔软,与人体大脑硬脑膜或脑皮层的贴合度非常好,能够实现高精度信号采集。

要将患者的脑电信号精准解读成意图,“北脑一号”还攻克了3项关键核心技术。罗敏敏介绍说:“一个是高集成度微型主机,它负责处理接收到的高通量、低功耗信号。二是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负责对信号进行低功耗、高带宽的数据传输。三是实时准确、多场景的编解码算法,负责精细运动与高准确度中文语言的解码。算法、通信、信号处理,这三者缺一不可。”

3月20日开展“北脑一号”临床验证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表示,在中国,“北脑一号”“北脑二号”等脑机接口成果正逐步迈向产业应用,这将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重要支点。

本文围绕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展开,介绍了其完成人体植入手术的情况,阐述了脑机接口的原理和电极的重要性,强调了“北脑一号”在技术上的优势以及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最后指出其迈向产业应用的前景,展现了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395.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