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新村作为老旧小区面临停车难题,借着城桥镇“美丽家园”改造项目的契机,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创新管理方式等举措,新增百余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题,还计划进一步提高车位使用效率,其治理模式为老旧小区提供了样板。
在众多老旧小区中,“停车难”已然成为一个令人头疼不已的棘手问题。时间来到2024年下半年,城桥镇开展的“美丽家园”改造项目宛如一阵春风,给东门新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东门新村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巧妙盘活闲置资源、创新管理方式,在原本有限的小区空间里,“挖掘”出了一百多个停车位,这一举措切实有效地缓解了居民们长久以来的停车难题。
当你走进东门新村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一辆辆车辆有序地停放在车位上,小区内的道路畅通无阻,再也不见以往那种拥堵不堪的景象。
一位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以前啊,车子开进小区,找个车位那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电动自行车在小区里随意停放,把道路都堵得死死的,通行都成问题。”
东门新村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当初规划时,车位仅仅只有126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小区居民的车辆数量已经超过了200辆。近几年,小区内的停车位紧张到了“一位难求”的程度,停车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到2023年10月,城桥镇“美丽家园”改造项目在东门新村正式启动,才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
改造小组、居委以及物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深入讨论和研究,最终确定以小区边角地、绿化带为突破口,对小区内的闲置区域进行全面盘整。他们将部分影响停车的绿化植物进行移植或者替换,同时拆除了几个老旧的封闭式非机动车车库。通过精心调整布局,原本单调的绿化区域被巧妙地划分成了几个功能各异的板块。每个板块都在设计时预留出了停车位,而且还新增了数个敞开式非机动车充电站,既满足了居民停车需求,又方便了居民为非机动车充电。
经过整整1年的不懈努力,东门新村小区取得了显著的改造成果,新增停车位130余个,停车位总数达到了260个,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除了在增加停车位数量上“开源”之外,社区还十分注重“节流”。未来,东门新村计划通过实施车辆登记管理、错峰停车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让有限的车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东门社区探索形成的这种“停车难”综合治理模式,为老旧小区解决民生痛点问题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板。随着更多创新机制的系统化推进,城市社区空间资源再平衡的治理效能将不断释放,居民“停车难”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东门新村解决“停车难”问题展开,介绍了该小区面临的停车困境,借“美丽家园”改造项目的机会,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新增大量车位,还计划提高车位使用效率。其治理模式为老旧小区提供了经验,有望根本改善居民“停车难”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