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我国即时配送行业,详细介绍了其发展现状、优势、市场规模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展现了即时配送在便捷生活、促进消费、创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热闹街头,一位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般地为顾客送餐。他身着醒目的工服,眼神专注地盯着前方,仿佛肩负着一份神圣的使命,要将美味和便捷及时送到每一位顾客手中。
而在深圳笔架山公园内,一片新奇的景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人们正饶有兴致地体验着无人机送外卖的独特服务。只见一架小巧的无人机在空中轻盈地飞行,稳稳地将外卖送到指定地点,引得现场不时发出惊叹声。
如今,点外卖、用闪送、叫“跑腿”等服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操作。只需轻轻一键下单,商品就能即刻送达。近年来,我国即时配送行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它通过点对点的便捷服务,巧妙地弥合了传统寄递存在的“时间差”,为物流领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不仅为高效运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力助力,还充分发挥了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作用,俨然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现在,很多人的一天或许就是这样度过的:清晨,睡眼惺忪地拿起手机,一键下单叫份热气腾腾的早餐外卖;工作忙碌时,叫个闪送同城速递重要文件,确保工作高效推进;下班前,提前使用“跑腿”服务帮忙在餐厅取号,这样下班后就能直接享受美食。从最初单纯的“送外卖”,到如今无所不包的“送万物”,即时物流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便捷生活的背后,是我国即时配送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达到了惊人的420亿单,配送用户规模逾7亿人次;到了2024年,订单规模更是超过了480亿单,增长态势十分强劲。
下单到配送 快捷又方便
“通过手机下单后,仅仅半个小时商品就送上门了,这实在是太方便了!”最近,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的居民李莉经常在线上购买东西。无论是在家突然想喝一瓶汽水,还是做菜时发现缺了某种食材,她只需拿起手机打开APP下单,很快就会有外卖骑手把商品送到家门口。“比起自己亲自跑一趟超市,这可省了不少力气。”李莉满脸笑容地说道。
从商家到消费者的末端配送,是商贸流通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末端配送是否畅通、高效,不仅直接影响着商品的流通成本,还关乎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近年来,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末端配送也在持续创新和优化。在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催生出了即时配送这一全新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所谓即时配送,是指消费者通过线上交易平台下单,线下实体零售商在线上接单后,迅速执行配送的一种零售服务方式。一般情况下,即时配送能够在30至60分钟内完成从用户下单、拣货打包,再到商品配送的整个流程。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即时配送得到了相关政策的大力鼓励和支持。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明确提出,“要统筹考虑当地电子商务、即时配送等在线商业的发展水平,确保实体门店配置与在线商业发展相协调。”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也指出,“要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统一配送、分时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完善前置仓配送、门店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等末端配送模式。”
即时配送能够快速发展,背后离不开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巨大需求。埃森哲发布的《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95后人群更加注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甚至半天就能收到商品,还有7%的消费者希望能在下单后2小时内收到商品。
即时配送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体现在诸多方面。李莉回忆起一个冬天的晚上,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孩子在家里意外被划伤了,急需创可贴、纱布和碘伏等医疗用品。她心急如焚地尝试通过外卖平台下了订单,没想到仅仅十几分钟后,药品就被送到了家门口。“当时心里真是又惊又喜,多亏了即时配送,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李莉心有余悸地说道。
“即时配送服务也有利于消费升级。”以前,李莉下班后总是为买菜的事情而烦恼。“下班晚了,小区菜摊的新鲜蔬菜就所剩无几了;开车去超市,停车、结账都要排很长的队,实在是太耽误时间了。”而现在,她下班回家前通过手机下单,到家后新鲜蔬菜就已经送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为买菜发愁了,每天都能吃上丰富可口的晚饭。”李莉开心地说道。
即时配送 市场庞大
午晚用餐高峰时段,在北京朝阳区的大街小巷,90后骑手毕研文正忙碌地穿梭着。他在餐厅和办公楼之间来回折返,其间还抽空配送几单客户预订的鲜花、急件。“每天收入即时到账,每份付出都能实实在在地看到回报。”毕研文满脸干劲地说道。
像毕研文一样,成千上万身着亮色工服、头戴安全帽,骑着电动车的即时配送员,已经成为城市里一道独特的“流动的风景线”。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为城市的运转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不同于传统寄递,即时配送服务无需中转,而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快速送达,能够即刻响应用户的需求,为物流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
2013年,美团外卖正式上线,开启了即时配送行业的新篇章;2014年,达达、闪送等诸多企业相继成立,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2019年,蜂鸟即配、顺丰同城急送品牌相继独立,标志着即时配送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即时物流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即时配送的加速奔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即时配送承载的品类也越来越广泛。随着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即时配送已经从以餐饮外卖为主,逐渐向日用百货、果切、花束、数码家电等多元品类发展。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一家平台出售的果切、花束、数码家电等商品同比显著增长,有力地助推了日均单量突破千万。
其覆盖的时段也更加全面。伴随多元品类需求的不断挖掘,即时配送的潮汐性特征逐渐减弱,订单曲线持续平滑。以京东旗下的达达秒送平台为例,从2019年到2024年,日均夜间时段配送订单占比从18%上涨至23%,订单结构正朝着全时段迈进。
下单场景也日益丰富。从生鲜直达、节礼即配到跑腿排队、会签代办,即时配送服务场景不断拓展、边界持续延伸。今年春节假期,顺丰同城全场景总单量同比增长72%,充分展现了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
日益壮大的即时配送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延展消费时空,形成消费增量。
“万物到家”的理念深入人心,背后是更多中小商家订单和收入的显著增加。2023年,福建福州海鲜商家“上街弟”接入了顺丰同城急送服务,通过线上直播下单,消费者能够即购即送。同城订单量逐月增长,企业负责人兴奋地介绍:“高峰期,每月仅线上就能卖上百万元。”
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新兴业态即时零售,为促消费注入了强劲的动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即时零售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
——创造全新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自即时配送行业诞生以来,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岗位,其就业“蓄水池”的价值日益凸显。2020年,“网约配送员”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成为一种新职业。根据相关报告,外卖员平均月收入水平接近7000元。在美团平台上,外卖骑手数量从2019年的399万人增至2023年的745万人,年均增幅保持两位数。
——打造便民生活圈,增进民生福祉。
在秒送专区下单,药品经过审核后由达达秒送骑手配送,最快9分钟便能送达消费者手中。依托智能分发系统,订单与骑手能够实时匹配,不仅畅通了本地短途物流,还为城市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线上供给丰富度的不断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日益成熟,即时配送将在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商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王岳含说道。
日均超亿单 动能更强劲
“人在公园坐,外卖天上来”,这不再是一句玩笑话。在广东深圳市的深圳中心公园,只要位于公园两公里范围内,餐饮食品最快只需要10分钟,就能通过无人机配送到公园内的无人机空投柜上。
“无人机配送是即时配送的一种新型模式,它不仅能降低商户的配送成本、增加收入,还能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保证餐食饮品的新鲜度。”美团无人机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介绍道。去年“五一”假期,美团无人机多条公园景区航线“爆单”,周边商家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部分商家超八成的外卖订单,游客会指定要求由无人机进行配送。
近年来,即时配送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即时配送市场在高位保持持续增长,头部企业发展活力强劲。数据显示,美团2024年前三季度即时配送订单量达到187亿单,同比增长18%。闪送去年上半年营收从2023年同期的21.22亿元增至22.84亿元。
作为新兴业态,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高时效性到家消费业态即时零售,为促消费注入了强劲的动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即时零售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
“在消费者更加追求‘万物到家’‘即时需求、即时满足’的新消费观念背景下,即时零售正在为即时配送行业提供更多重要的增量场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介绍道。
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政策的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即时配送行业的政策支持引导,完善行业管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保障消费者和网约配送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即时配送行业加快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同时,指导意见还围绕增强即时配送行业服务和带动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即时配送行业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当然,当前即时配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人力成本上升、交通拥堵等,这些都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新的发展周期下,即时配送行业要充分发挥供需衔接与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和布局,拓展业务范围和领域,支撑引领餐饮、零售等行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发展能级,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即时需求。”崔忠付说道。
越“跑”越大 潜力几何
从城市的外卖业务起步,在下沉县乡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越“跑”越大的即时配送体系,已经成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不仅提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彰显出浓浓的民生温度。
“未来,在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消费者生活水平提升等因素的推动下,即时配送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团研究院执行院长厉基巍认为。
面向未来,即时配送行业如何抢抓机遇,迈向高质量发展呢?
一方面,要推动算法向上向善,更好地保障骑手的权益。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的广泛应用在高效匹配供需的同时,也让骑手陷入了算法的“牢笼”,疲于奔命。让算法更好地服务于人,关系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政策举措来看,从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到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针对算法滥用乱象,监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预防、减少争议纠纷,规范算法应用生态。
从平台实践来看,有的平台将“预估送达时间点”改为“预估送达时间段”,为即时配送员预留了缓冲时间;有的平台通过骑士系统强制或提醒即时配送员每工作4小时休息20分钟……一张保障新型就业群体权益的大网正在逐步织密。
另一方面,要健全服务标准体系,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作为新兴业态,即时配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服务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王岳含提出,由于即时配送服务种类繁多、领域广泛,特别是近年来行业服务范围持续扩大、配送技术不断更新,应加快构建适应新业态发展的监管机制,增强跨部门联合监管力度,完善行业管理。
在政策的护航和技术的发力下,“跑”向万亿元大市场的即时配送行业,还将向着智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加速奔跑。
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即时配送行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市场规模、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即时配送行业凭借其便捷性和高效性,深入人们生活,带动消费增长,创造就业岗位,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尽管面临一些问题,但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行业未来有望朝着智能化、多元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