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人与微流控:杭州水质监测的创新利器,杭州探索水质监测新模式:四足机器人与微流控的完美结合

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试用期的“AI监测员”——机器狗开展实地水质监测的情况,介绍了机器狗在水质监测中的优势及创新模式,还提及了未来该模式的应用场景。

四足机器人与微流控:杭州水质监测的创新利器,杭州探索水质监测新模式:四足机器人与微流控的完美结合

杭州正积极探索“四足机器人 + 微流控”水质监测新模式。瞧,一只机器狗沿着 45 度的坡道缓缓下行,它身上的前视摄像头紧紧锁定水面,随后俯身将采样头慢慢放入水中。这一幕,正是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那尚处于试用期的“AI 监测员”首次在现场开展实地监测的场景。

生态环境监测的场景向来复杂多样。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当面对地形条件严峻的采样点时,至少需要两名监测人员,他们要携带各类采样及现场监测设备艰难抵达。而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然而,经过演练发现,机器狗在这项工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轻松跨越落差 0.5 米的陡坡,快速到达河道边缘就位。并且,它每日能够进行多个点位的分时取样,单次充电后最多可覆盖 20 公里的范围。

除了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地形外,机器狗背部的微流控芯片更是具备强大功能,能实现“滴水出数”。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往采样后,样品需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对于路途遥远的地方,来回车程就要花费一天时间,至少隔天才能得出数据。而如今,机器狗可以在 5 分钟内完成 pH 值、COD、硝酸盐、氨氮、总氮等 5 项监测指标的采样、分析及数据传输,工作人员在手机端就可以随时查看相关数据。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与传统分析技术相比,微流控芯片水质分析技术在测定氨氮、总氮等项目时,试剂消耗量减少了 80%,设备体积也减少了 80%,分析效率却提高了 50%。

过去,应急监测工作需要人工一趟又一趟地在采样现场和分析实验室之间往返奔波。而现在,这只日均行走 2 万步的“硬核员工”——机器狗,已经加入了环保守护者的队伍。它可以进行应急水样的无人监测、分析和实时数据传送。

据相关消息,未来,杭州将会把“四足机器人 + 微流控”水质监测模式应用于河道巡查、饮用水源地监测以及重大活动保障等场景,为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服务探索全新的路径。

文章介绍了杭州探索的“四足机器人 + 微流控”水质监测新模式,展示了机器狗在水质监测中的多方面优势,包括适应复杂地形、快速准确获取数据、高效节能等,还提及了该模式在未来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体现了科技在环保领域的创新应用。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529.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