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国际金价突破3000美元关口这一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多家银行针对积存金业务做出的调整,同时呈现了不同机构对黄金价格走势的不同看法,提醒投资者关注黄金投资风险。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了一股黄金热潮。国际金价犹如脱缰之马,一举突破3000美元关口,国内沪金期货主力合约也不甘示弱,顺利突破700元/克。随着金价一路攀升,金融市场风起云涌,多家银行敏锐地察觉到市场变化,陆续对积存金业务做出了调整。同时,银行还不忘提醒投资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切勿盲目“炒金”。
3月18日,宁波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公告中指出,由于近期国内金价波动较为剧烈,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行自2025年3月19日起,对积存金起购金额进行调整,从原本的700元提高到800元。不过,按重量起购克数仍维持1克不变。如果投资者的购买金额不足800元,交易申请将无法成功提交。
事实上,在宁波银行之前,已有多家银行纷纷采取行动,或上调积存金产品最低投资额,或下调黄金账户利率。自3月3日起,工商银行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即积存起点金额)从650元上调至700元。中国银行自2月10日起,调整了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从650元调整为700元。招商银行于2月12日对黄金账户业务相关的利率进行了调整,其中黄金账户活期年化利率调整为0.01%,三个月期产品年化利率调整为0.1%,六个月期产品年化利率调整为0.1%,九个月期产品年化利率调整为0.2%,一年期产品年化利率调整为0.3%。
此外,工商银行还对个人客户积存金业务风险测评进行了优化调整。该行3月13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25年3月23日起,个人客户办理积存金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或新增定投计划(即“定期积存计划”)时,需通过工商银行营业网点、网上银行或中国工商银行App等渠道,按照该行统一的风险测评试题重新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取得C1 – 保守型及以上的评估结果(已有前述评估结果且在有效期内的无需重测),并签订积存金风险揭示书。本次业务调整将分地区陆续推进,预计于2025年3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工商银行在公告中明确提示:“鉴于近期黄金价格持续波动,建议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资产配置角度出发,基于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办理积存金业务,避免盲目‘炒金’。”
在金价不断刷新纪录的同时,多家知名机构也纷纷上调了黄金目标价。例如,瑞银最新估计,金价今年将升至每盎司3200美元;高盛集团预计,央行购金需求将继续推动金价上涨,到2025年年底,金价或涨至每盎司3100美元。
然而,并非所有机构都对黄金市场持乐观态度。招商银行研究院指出,目前黄金估值已经逼近历史最高水平。自2022年底开始,黄金价格的上涨已经持续了2年以上,市场出现了过热迹象。“研究院黄金估值模型显示,金价已经上涨至历史99.6%分位数水平,距离历史最高(石油危机时期)仅一步之遥。我们认为,当前全球环境与石油危机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危机倒逼金价上涨的条件并不充分。我们相信,朴素的投资逻辑是,当资产价格变得昂贵时,买入需要格外小心,这一逻辑在历史上多次被验证。当然,估值高并非是市场下跌的理由,但是黄金继续上涨的安全边际正在下降。”
本文聚焦国际金价突破3000美元后的市场动态,多家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上调起购金额、优化风险测评等,旨在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同时,机构对黄金价格走势看法不一,有上调目标价者,也有提示过热风险者。投资者需综合考量,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对待黄金投资。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