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无锡在DeepSeek驱动下所发生的“治城之变”展开,详细介绍了AI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等多方面的应用,展现了无锡在“AI治城”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在春风送暖的时节,一场由DeepSeek驱动的AI城市级部署,正在无锡那广袤的4600平方公里土地上,引发一场意义深远的“治城之变”。
在政府机关的办公室里,有一位不知疲倦的“助手”——AI公文写作助手。它就像一位废寝忘食的学者,埋头学习实践,将那些深陷于“文山”之中的公务员解放了出来,让他们能有更多精力去处理其他重要事务。
走进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只见智能数据流在云端窗口之间如奔腾的骏马般飞驰。这里正在上演“3小时极速审批”的精彩戏码,进度条被拉得满满的,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
漫步在社区的街巷之间,20名“格智AI助手”已然上岗。它们就像是社区里的贴心小天使,与那些懂技术的社工协同合作,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等一系列贴心服务。
以数据作为浓墨,算法当作妙笔,在DeepSeek驱动的这场蛇年变革中,无锡正精心书写着“AI治城”的全新篇章。
政务先行,追求“高效办成一件事”
与过往的数次科技浪潮有所不同,在这场由DeepSeek掀起的AI狂飙之中,政务机关成为了最快响应的一批“赶潮人”。
“我是一家人才科创企业,该如何申请领军人才补贴?”在无锡政务服务大厅里,上岗近2个月的数字导办人“小运”,在接入DeepSeek之后,其自然语言对话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当收到这个提问后,“小运”仅仅用了0.3秒,便从千万级政策库中精准地提取出了相关信息,生成了一份包含申请条件、材料清单、办理流程、补助标准等内容的定制化指南,其匹配精度超过了90%。
政务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的数字人只能简单地罗列相关信息,进行机械式的应答。而在DeepSeek的加持下,‘小运’学会了逻辑推理、辅助提问、意图识别等多项新技能,能够根据问题类型、地址、政策差异性等标签信息,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优化算法之后,数字人“小运”的多模态匹配、语言生成、政策检索等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无论是问政策、问流程还是问办事,它都“不在话下”。
AI赋能,实现企呼政应。近日,已经升级到3.0版的“无难事、悉心办”锡企服务平台正式接入了DeepSeek等多个AI大模型,并且上线了省内首个企业服务AI助手。通过整合全市各板块、各部门的专业服务事项,该平台将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等44个涉企“一件事”纳入了“一站式”服务专区,以数据贯通、流程再造为手段,助力企业办事减少环节、减少材料、减少时间、减少跑动,真正做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
问答畅通无阻,办事一路绿灯,“AI政府”的崛起,给城市的营商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DeepSeek的算法之中,无锡俨然成为了长三角的“六边形战士”,既有着“苏南模式”的产业基因,又藏着新质生产力的“觉醒密码”。如今,搭上了人工智能的快车,无锡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方面又下足了功夫,赢得了满满的好感度。
一位正在筹划项目落地的创业者,在DeepSeek上发出了“寻找长三角最具性价比宜居城市”的提问,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若侧重临沪优势,考察昆山;若偏好更小城市节奏,考虑湖州;综合最优解,是无锡。”
融合创新,达成“高效处置一件事”
在蛇年春节之前,AI还仅仅被少数巨头所掌控。然而,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模型,更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应用”。它喊着“探索未至之境”的口号,将AI从实验室带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小区突然停电,家里卧床的老父亲急等着做透析,怎么办?”不久前,12345热线接到了市民张先生的紧急求助。接入DeepSeek的无锡市社情民意平台瞬间启动了AI分级响应机制:先是进行语音识别转写诉求,接着分析判定为“红色预警”,然后将工单纳入提级快办流程,自动派单至供电应急专班。仅仅30分钟后,一个小型移动电源就被送到了张先生的家中,生命通道重新被开启。
无锡市城运中心副主任吴启平介绍说:“面对海量的事件诉求,我们借助AI的智能识别功能,快速抓取、分析关键信息,将紧急特殊类诉求精准地抽取出来,助力高效处置一件事。”在数据驱动和AI算法的赋能下,无锡市社情民意速办综合平台将12345、城管、消防等15个渠道的事件汇聚到一处,与23个市级指挥中心实现了联动,工单办理时间缩短了约30%,市民满意度超过了93%。
AI巡城,不仅能够“看见”当下的问题,更能“预见”未来的风险。无锡市城运中心联合人社等部门,探索开发了“深度挖掘+精准分级”欠薪监测预警双模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状况及主要风险点进行精准的识别预判。目前,该模型已经自动生成了5家高风险企业的20余份分析报告,并推送给了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跟踪处理。
DeepSeek在无锡的故事告诉我们,当AI融入城市运行的日常时,变革便会随之发生。民政、供电、水务联手绘制了独居老人数据“一张清单”,“空巢独居老人服务保障”场景建设让“空巢”变成了“暖巢”;“被查封车辆停车信息预警系统”上线不到48小时,就完成了对失信被执行人车辆的有效依法查扣;“锡递安”小程序给快递包裹安上了“鹰的眼睛”,以“豹的速度”飞到人们身边;7类“数字身份”荣誉认证体系锁定区块链,为大国工匠、杰出青年、巾帼玫瑰和平民英雄量身打造专属贵宾礼遇……当算法穿透城市的肌理,城市正变得既“聪明”又“温暖”。
为人而转,打造AI“首善之城”
无锡与DeepSeek的这波合作,可以说是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早在2023年,全国首个城市级政务大模型“知惠”就在无锡成功落地。一年多来,先后训练政务大模型数据160余亿条、精准标注资源4000余份。
今年2月,全省首个政务信创环境下DeepSeek—R1—671B全尺寸模型在无锡率先完成部署。政务办公、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等核心领域的5项原生政务AI应用上线,衍生出了政务知识、事件分析、视频调度、数字人交互等多个应用场景,助力城市加速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府办公“一网协同”的数智融合治理新模式。
数字基建不断升级,“移动血包”供应充足。这几天,8台“智能算力车”悄悄驶上了无锡的街头。算力工程师告诉记者:“AI烧的是算力,算力车就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移动的算力包,可支撑‘满血版’DeepSeek快速落地。”每台算力车上搭载了8卡昇腾910B算力服务器集群,能够快速直达用户现场,满足中小企业数据不出域、灵活训练大模型的算力需求。
AI接入城市,人与城的关系也随之重塑。在城市发展的镜像中,人们或许将看见一个更加丰盈的自己。
无锡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尝试将DeepSeek接入盲文阅读器,让视障孩子不用触摸、通过语音控制就能实现无障碍深度学习。与此同时,一个面向老年人、学生、中小企业等特定群体的DeepSeek公益培训项目已经启动,真正做到了“城市智慧化的道路上,一个人也不能被落下”。
无锡市数据局局长胡逸说:“AI以人为本,城市为人而转。”当前,人工智能仍处在起步阶段,数据安全、算法歧视、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每一个正在阔步迈向“AI之春”的城市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责任。“在AI时代,构建一个‘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与建设一个‘更聪明更美好’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同样重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无锡在DeepSeek驱动下的“治城之变”,包括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应用成果。无锡借助AI技术实现了政务高效办理、城市问题快速处置,同时注重数字基建升级和人文关怀,在打造“AI治城”模式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也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强调构建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