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本文聚焦于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两者统筹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如何通过协同发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乃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纳入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来培育新质生产力,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做优增量,重点在于突出一个“优”字。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同时兼顾经济增长的“质”与“量”。而盘活存量,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主要侧重于对现有的产业、资源、产能等进行有效的整合、改造和优化利用,从而全面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如果能够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这两者的关系,那么做优增量就能够显著提升存量资源的潜在市场价值,为盘活存量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激励。反之,盘活存量也能够迅速释放出大量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做优增量提供更为充足的要素保障。在这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以盘活存量来带动增量

不久前,一则“20多亿元建古城日均卖票不到20张”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庸古城这个旅游项目,自2021年6月试运营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今更是面临着重重困难。人造古城市场遇冷,充分反映出消费者对这类旅游产品并不认可。这也引发了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些闲置的景区资源究竟该如何盘活呢?

类似的情况并非只出现在旅游开发领域。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反馈:一些地方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不仅修好了水泥路,还建好了健身广场,然而农村人口却不断向城市转移。还有一些边远山区,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高速公路,但路上的车辆却寥寥无几,每年光是保养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存量资产,涵盖了土地资源、房屋资源、产业资源、金融资源、数据资源等多个领域。这些存量资产是社会财富的积累,也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家底”。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充分利用这些存量资产,它们就会逐渐沉淀下来,这不仅会影响资金的流动速度,还会对经济的顺畅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指出:“盘活存量,就是要唤醒这些‘沉睡’的资产,让它们流动起来。”只有盘活存量,才能带来更多的增量。如果存量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如果存量资产无法“活”起来,那么做优增量也就无从谈起。

盘活存量是一项涉及面广、资产类型多样的复杂系统性工程。当前,从盘活土地资源入手,挖掘潜力、拓展空间、谋求增长,正逢其时。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些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出清,导致其所在产业园区的土地闲置率持续上升。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另一方面是支撑做优增量的土地要素供给不足。显然,推动产业园区“腾笼换鸟”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在要素领域、产业领域,还是在经济政策领域,都存在着存量与增量的问题。许召元表示:“增量以存量为基础,存量可以带动增量。要做好优化增量和盘活存量这篇大文章,就需要从‘优化’与‘盘活’这两个方面协同发力、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发展的提质增效。”

用做优增量来提升质量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调整演进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严峻。传统的经济增长动能正在逐渐减弱,而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仍在培育壮大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做优增量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邢伟指出:“过去,我们常说要‘做大增量’,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优增量’,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背后却是政策逻辑的深刻改变。”做优增量意味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扩大增量的规模,更要注重增量部分的质量与效益。这一理念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也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

做优增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利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例如,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智能产业,吸引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进入该领域,从基础算法研究到应用场景开发,逐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要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改造传统产业。在盘活存量的过程中,借助创新技术的运用,不断打破固有边界,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促进产能扩大、质量提升,进而拓展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在传统制造业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操控,不仅降低了运维成本,还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从而在高质量发展中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

邢伟认为,在强调通过盘活存量来带动增量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做优增量。否则,容易形成新的无法活跃起来的存量,就如同“穿着新鞋走回了老路”。从经济运行规律来看,做优增量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而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做优增量至关重要。

最近,以DeepSeek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科技公司群体性崛起,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各地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凡是营商环境优良的地方,往往也是优质增量产生较为集中的地方。对于企业来说,一个能够享受到精准政策支持和高效公共服务、制度性交易成本低的地方,显然更具吸引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意味着更多要素资源的汇聚,也意味着市场活力能够得到更好的释放,进而转化为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量。

做好共促共进大文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张来明日前撰文指出:“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对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意义重大。”随着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之间的交集会越来越多,相互促进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共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合力也会越来越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郭春丽也认为,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要在二者共促共进上做文章。从短期来看,统筹调控增量和治理存量的政策协同发力,可以形成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从长期来看,通过治理存量经济,全面提升各类资源配置效率,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促进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质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不仅是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突破口,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答题。

近期地方两会上,多个省份对“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进行了阐释和部署。具体举措包括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这些举措既注重增量的优化发展,又强调存量的盘活利用,通过政策协同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专家认为,当前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资产端是重中之重。早在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要求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例如,在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要采取更有效的政策举措实现价格回稳。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实施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发起设立政策性住房银行,以中央信用介入保障房收储、城中村改造货币化等,更大力度降低居民房贷利率、购房交易税费等,努力稳住楼市价格。

再如,对于各地带有中央事权属性的存量基础设施,可加大存量基础设施REITs的发行,设立中国数据公司、中国绿色资产管理公司来支持数据资产、绿色资产等新型资产大规模确权、定价、入市、入表交易。

当前,我国包含增量、存量在内的资源总盘子已经很大,但也要看到,有些领域客观上存在增量资源有限、带动作用不明显、存量资源闲置等突出问题,比如,闲置的厂房楼宇、低效的股权债权、空放的资质产能等。对此,需下更大力气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善于通过盘活存量来带动增量,也要善于通过优化增量来激活存量,联手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加快建立健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不能走老路、回头路,避免在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新的重复建设和沉睡资产。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和改革办法去冲破利益藩篱,推动各类要素资源精准适配,以不断提高的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深入探讨了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相互关系。强调两者统筹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呼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运用市场和改革手段实现要素精准适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303.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