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3月18日通电话,就解决乌克兰危机、俄美关系正常化等问题进行讨论,双方取得一定共识。随后介绍了通话后美国、乌克兰、中国、欧洲等各方的表态。
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8日进行了一次意义重大的通话。此次通话聚焦于解决乌克兰危机以及推动俄美关系正常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俄美两国总统时隔一个多月后的再次通话,这一动态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克里姆林宫和白宫所发布的消息,在此次通话中,双方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具体内容包括:俄乌双方在未来30天内暂停攻击对方的能源基础设施;19日俄乌各自交换175名被俘人员;并且双方同意立即就黑海海上停火等问题展开技术谈判。
以下是通话后各方的表态情况: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迎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右)。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美国方面:通话结束之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与普京的这次通话“富有成效”。他还透露,两人在通话中讨论了和平协议的“许多要素”。特朗普进一步表示,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有结束冲突的意愿,和平进程已经全面开启。
白宫当天也发表声明指出,美俄双方都认同俄乌冲突需要以实现长久和平为目标而结束。停止冲突将从能源和基础设施停火开始,同时双方还将针对实施黑海海上停火、全面停火以及永久和平等事宜进行技术谈判。白宫强调,这场冲突“本不该发生,早就应该通过真诚、善意的和平努力来结束”。
此外,俄美元首通话结束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宣布,美俄将于23日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吉达就俄乌停火细节举行谈判。
——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在18日表达了对俄方停火诚意的怀疑。他认为停火应该是无条件的,而普京在通话中提出的一系列停火条件,其目的是尽可能削弱乌军的力量。泽连斯基再次强调,作为冲突的直接参与方之一,“没有乌克兰参与的谈判不会有结果”。
19日,正在芬兰访问的泽连斯基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记者会上进一步表明立场。他明确表示,乌方不会承认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迈向和平的第一步应该是“无条件”停火。泽连斯基还指出,领土问题在未来的谈判中可能会是一个“敏感和艰难”的问题;对乌方而言,承认乌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乌方坚决不会同意。
——中国方面: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9日就俄美元首通话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从一开始就主张通过对话谈判来解决危机,乐见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认为这是实现和平的必要一步”。
——欧洲方面:正在德国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于18日对媒体表示,俄乌停火应该是“可核查”和“可评估的”。他认为有关结束俄乌冲突的“最新讨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并且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龙还表示,法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希望能够“实现完全被遵守和可评估的停火”,从而达成稳固持久的和平。他着重强调,没有乌克兰人参与的谈判是不可想象的。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18日与马克龙会见后表示,美俄领导人通话中宣布的停火仅仅是“重要的第一步”,下一步应该尽快实现全面停火。他和马克龙都认为,所有努力的目标都是为了让乌克兰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乌克兰在这方面既可以依靠欧洲的支持,美国的支持也同样重要。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在19日指出,美俄领导人有关俄乌在30天内同时放弃袭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提议“没有意义”。他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普京提出的停火条件主要是为了削弱乌克兰,以便俄方能够集结更多的军队。皮斯托里乌斯还认为,美俄领导人将欧洲排除在俄乌冲突谈判之外是一个“错误”。
英国首相府在18日晚发表声明称,首相斯塔默当晚与泽连斯基通电话,双方讨论了美俄在停火谈判中取得的进展。泽连斯基向英方通报了前线的最新情况,斯塔默则重申了英国对乌克兰“坚定不移的支持”。
本文围绕俄美总统通话这一核心事件展开,详细阐述了双方就乌克兰危机达成的共识以及国际各方的不同表态。美国积极推动和平进程,乌克兰对俄方停火诚意存疑,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危机,欧洲各国态度既有对和平的期待,也有对停火提议和谈判安排的不同看法。整体来看,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复杂因素。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