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教育评价革新,点亮学前教育新曙光 祁阳学前教育:新评价模式助力特色课程百花齐放

本文聚焦湖南省祁阳市学前教育发展,介绍了当地通过推动“1+N”同盟体办学模式,探索学前教育评价体系,以强带弱促进城乡教育融合。文中还列举了不同幼儿园的特色实践,如自主游戏、民间游戏等,并阐述了新评价模式对化解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湖南省祁阳市紧密结合本地学前教育的实际发展状况,积极推动“名园 + 弱园、名园 + 民园”的“1 + N”同盟体办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同盟体充分发挥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作用,积极探索学前教育评价体系,为城乡教育融合注入了强大动力。祁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邓振宇强调:“教育评价是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黎家坪镇中心幼儿园在 2021 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游戏活动试点园后,便开始在农村大力推广自主游戏。起初,教师们习惯手把手教孩子们搭建积木,看到孩子们用轮胎架起“太空飞船”时满是惊叹;曾经,教师们会阻止孩子们进行泥坑探险,而后却和孩子们共同研发防水战靴课程。该幼儿园园长伍梦琴感慨道:“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种。”自主游戏让教师们成功摆脱传统“教”与“管”的思维模式,转身成为孩子们游戏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走进祁阳市浯溪街道中心幼儿园,每天都能听到欢快的童谣声。在校园里,木陀螺、铁环、布沙包等充满童年回忆的玩具被放置在走廊和教室角落。学校特意设置的“民间游戏文化角”,让这些老物件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不同的游戏故事。

为了进一步扩大像祁阳市浯溪街道中心幼儿园这样的龙头园的示范影响作用,专家小组和龙头园教研团队深入每一所幼儿园开展调研交流活动。他们如同经验丰富的医生一般,为各园在环境创设、特色创建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把脉问诊”,并召开专题研讨会,精准找到同盟体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支点,深入挖掘各园的办园特色。祁阳市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干事曾金芳介绍了这一工作过程。

祁阳市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刘现玉表示:“无论是一项课程设计这样的大事,还是饮食变化这样的小事,我们都与同盟各园共同探讨,积极提点子、想对策,在‘行动—思考—学习—实践’四步走模式下努力实现园所特色构建。”

祁阳市还通过共同开展活动来研究幼儿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已经确定了 8 个评价体系指标和 33 个评价要点,逐步扭转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的不合理评价方式。

祁阳市教育局局长黄恩鹏指出:“在新评价模式的驱动下,如今祁阳各园所的教学特色、课程特色日益成熟。民间游戏、自主游戏、自然课程等多样的课程形式,既符合园所长足发展的要求,又促进了幼儿的多元成长,有效化解了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学前教育‘小学化’等突出问题。”

本文介绍了湖南省祁阳市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1 + N”同盟体办学模式,结合特色游戏活动和深入调研挖掘办园特色,同时调整评价体系,扭转了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新评价模式推动了各园所特色发展,促进幼儿多元成长,有效解决了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215.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