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山东公安机关服务改革创新、助力提振消费的情况,重点阐述了针对预付式消费领域乱象所开展的三方面工作以及对消费者的相关提醒。
在3月28日这一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了“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四场。会上,山东省公安厅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山东公安机关服务改革创新,推动提振消费的情况,并且对记者的提问一一进行解答。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的乱象层出不穷。不少商家由于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最终选择闭店跑路,这让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进而引发了退费难、维权难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山东公安机关对这一情况高度重视,始终把维护群众财产安全当作首要任务。针对少数商家采用“恶意闭店”“职业闭店”等方式侵害群众权益,以及在经营期间恶意挪用、侵占群众预付款等涉嫌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强化重点案件攻坚:对于涉案金额大、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广泛的案件,山东省公安厅实行挂牌督办。例如在今年1月份,省公安厅把某培训机构“跑路”案件列为重点督办案件,专门成立工作专班推进,进行全程督导。目前,该案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举措有力地震慑了预付式消费领域的违法犯罪分子。
深化联合治理:山东公安机关联合市场监管、教育、体育等部门,认真研究网络培训等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对经营机构实行异常动态监测,力求将风险隐患尽早预警、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推动全民风险防范:公安机关借助媒体平台,积极向消费者宣传“三查三留”防范法。具体来说,一查机构资质,要选择正规备案的企业;二查经营状况,对超低价促销要保持警惕;三查社会评价,可参考第三方平台的口碑。同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留存好相关预付式消费合同协议、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关键证据。
公安机关还呼吁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教培机构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要及时关注商家经营状况的变化,留意商家频繁更换法人、拖欠员工工资、大幅度调整经营服务项目等异常举动。一旦遇到权益受损的问题,要尽快向公安机关或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等部门反映。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打击,全力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本文围绕山东公安机关针对预付式消费领域乱象开展工作展开。通过强化重点案件攻坚、深化联合治理、推动全民风险防范三方面举措,有效整治该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提醒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公安机关将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