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解债”骗局风险提示,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深圳市相关部门在日常风险监测中发现部分打着“解债”等名义的机构平台存在虚假宣传、吸收资金等问题,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布提示,指出此类机构本质是以解债之名行集资之实,并提醒群众提高警惕,还鼓励群众对相关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举报。

央视网有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根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网站所披露的信息,在近期的日常风险监测工作中,相关部门有了重要发现。一些机构平台开始耍起了花样,它们打着“解债”“平债”“不良资产处置”这些看似专业的旗号,还以“具有央企、国企背景”“提供等额资产保障”等极具吸引力的噱头,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进行虚假宣传。它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以收取入会费、咨询费、服务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的费用来吸收资金。然而,这种行为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存在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在3月24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及时发布了风险提示。需要明确的是,金融业务是必须持牌经营的。而这些所谓的“解债”机构,并没有经过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依法许可,甚至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它们根本不具备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实际上就是打着解债的幌子,干着非法集资的勾当。从运作模式来看,它们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的基本规律,资金链非常脆弱,很容易断裂。一旦出现问题,那些参与其中的群众将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规定,国家是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行为的,因参与非法集资而遭受的损失,是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的。所以,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选择合法的方式来解决债权债务纠纷,避免上当受骗。

为了更好地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还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如果发现有相关机构以提供解债等服务为名,从事非法集资行为,群众可以及时向市、区处非牵头部门或公安部门进行举报。有关部门会根据群众提供的举报线索进行核实,然后依法进行打击处置。同时,为了鼓励群众举报,还会依据相关规定对线索举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本文围绕深圳部分“解债”机构平台存在的非法集资风险展开,深圳市相关部门发布提示,指出此类机构的违法本质和潜在危害,提醒群众提高警惕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务纠纷,还鼓励群众举报此类行为并给予奖励,旨在维护金融秩序和群众财产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105.html

(0)
JulianaJuliana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