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工会牵线搭桥,众冶技术突破与校企联盟共谱发展新篇,重大突破!氮化合金增氮技术达国际先进,工会助力校企融合

沈阳市众冶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在氮化合金增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介绍了和平区总工会为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牵线企业与东北大学合作,成立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促进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6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沈阳市众冶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沈阳众冶”)的一批钢产品顺利下线。此时,研究院内的技术人员们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参与研发的一项氮化合金增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炼钢行业中,氮化合金增氮技术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适量的氮元素能够显著提升钢材的性能,这对于提高钢材的质量和应用范围至关重要。然而,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方面,高昂的生产成本使得许多企业在采用该技术时有所顾虑;另一方面,氮的稳定性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去年2月,国内某大型钢厂将这一难题抛给了沈阳众冶,希望研究院能够进行技术研发,解决当前的困境。沈阳众冶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展开攻关,但在初期的尝试中,始终无法达到厂家要求的效果。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和平区总工会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总工会的牵线搭桥下,沈阳众冶与东北大学冶金领域的专家建立了联系。双方迅速组建了研发小组,投入到紧张的实验工作中。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大量的实验,他们终于研发出了这项新技术。这项新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氮稳定性差的问题,还大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炼钢成本。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多家钢厂得到应用,预计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助力产教融合,为校企双方搭建共同发展平台,是工会职责所在。”和平区总工会劳动和权益保障部部长彭杨这样说道。和平区虽然没有大型工厂,但却汇聚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了助力这些企业的发展,2021年底,和平区科技企业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

和平区总工会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部分科技型企业有技术研发的需求,而东北大学拥有丰富的科研人才资源,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去年夏季开始,区总工会积极行动起来,充当“穿针引线”的角色。他们邀请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人员和东北大学的教师,通过座谈会、沙龙等形式,深入探讨校企合作的可能性。

经过半年的磨合,和平区科技企业工会联合会的部分企业与东北大学达成了共识。高校的专业力量可以帮助企业在特殊应用点上进行技术提升,而企业强大的市场转化能力则有助于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项目,并推向市场。

去年12月,在和平区总工会的努力下,区科技企业工会联合会中的10家创新工作室与东北大学的10家创新工作室成功对接,成立了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这一联盟的成立,加速了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我们以往都是通过私人渠道与专家联系,费时费力。有了联盟,我们与专家的沟通更顺畅,解决问题效率更高。”国研数字科技发展研究院(辽宁)有限公司娄阁职工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娄阁深有感触地说。该创新工作室和东北大学覃文军劳模创新工作室签约后,后者帮助他们解决了软件技术研发难题,相关成果已经应用在多家大型医院。

截至目前,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运行良好。彭杨表示,和平区总工会还将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充分发挥联盟的潜能,为企业解决更多的难题,带动更多的职工进行创新攻关,助力和平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介绍了沈阳众冶在氮化合金增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炼钢行业的技术难题。同时,和平区总工会积极作为,牵线企业与高校合作,成立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促进了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转化,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11.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