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展开,介绍了教育部决定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明确了活动主题、参与部门、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等相关情况。
2025年3月31日,迎来了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了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防护能力,教育部在近日专门发出通知,决定于3月31日至4月3日这一时间段,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
在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同守护 共成长”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并且要会同公安、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多个部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各类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涵盖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包括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防诈骗、防拐卖、防暴力伤害、防网络沉迷等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旨在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而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通知还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组织活动。比如现场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安全事故的危害;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和困惑;情景模拟,模拟各种危险场景,锻炼学生的应对能力;制作动漫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安全知识;播放音视频,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声音传递安全教育信息。具体的活动包括安全知识竞赛、专题讲座、主题演讲、主题班团队会、应急疏散演练、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这些形式,切实做到寓教于乐,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安全知识。
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明确了活动主题、参与部门、活动内容和形式,旨在提升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和丰富的活动内容,确保安全教育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