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智平方与浙江晶能微电子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面向半导体高品质制造工厂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介绍了传统半导体制造存在的问题,智平方解决方案的优势及核心技术,以及此次合作对半导体行业和中国智造的深远影响。
在当今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半导体生产过程中,部分高度依赖人力的生产环节里,传统的智能化生产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其中效率瓶颈与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人工操作极易导致生产环境受到污染,而且生产效率不高,对污染的控制难度也极大。不过,随着通用智能机器人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应用,这一长期困扰半导体行业的难题终于迎来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3月18日,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智平方,与全球知名科技创新企业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浙江晶能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智平方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和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 Bot(爱宝)为基础,携手打造一套专门面向半导体高品质制造工厂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将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部署应用到先进半导体工厂之中。
此次合作对于智平方机器人而言,成功开辟了工业制造领域的一个全新细分赛道。在合作的第一阶段,晶能位于杭州的基地“晶益半导”将率先引入智平方研发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Alpha Bot。该系统依托智平方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半导体生产场景中的多维数据,逐步实现晶圆装载、耗材智能更换、精密零件分拣等高精度工艺环节的自动化操作。该项目将分阶段推进产线的智能化升级,其核心目标是借助具身智能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充分释放生产力潜能,最终打造一座由具身通用机器人全线赋能的新一代智能工厂。
这一合作意义非凡,它不仅标志着半导体制造智能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更预示着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正朝着高端制造领域进行深度渗透,为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突破传统智能化瓶颈:半导体制造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半导体制造在全球高端制造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皇冠明珠”。其生产过程对于无尘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指标都需要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误差范围内。然而,在传统生产模式下,一些高度柔性且只能依靠人工操作的场景中,操作人员成为了最大的污染源和不确定性因素。此外,复杂工序间的物料搬运、设备上下料等环节长期依赖人工完成,导致生产效率和稳定性难以满足先进制程的需求。
双方此次合作,正是精准地瞄准了这一行业顽疾。
在智能化半导体生产基地,智平方的Alpha Bot凭借其柔性抓取设计、负载优化以及系统协同能力,能够高效地执行上下料、产线间物料转运等任务。而且,依托智平方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Alpha Bot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半导体生产场景的多维数据,进一步实现人机协同、实时监控等更高难度的智能化操作。
例如,随着Alpha Bot大规模进入工厂,将逐步实现机器人与人在同一空间、同一工段共同工作,也就是所谓的“人机协同”。Alpha Bot通过长期学习技能和积累数据,不仅能够发现上游工艺存在的短板,并反馈指导上游改进,还可以对工人进行指导,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针对半导体器件的作业过程中,Alpha Bot能够实时监控作业数据,实现人类无法完成的全链条监控,对所有环节了如指掌,在回溯时能够准确作答,极大地节约了溯源时间。
针对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Alpha Bot也能够迅速适应,指数级地节约适配时间,实现工装不变、流程不变,仅仅依靠机器人的技能泛化来适应新的任务。这将大大降低软件调试和硬件改造的成本。
半导体制造的智能化难题,本质上源于其场景的复杂性和高定制化需求。传统工业机器人往往需要针对单一任务进行专门开发,柔性不足且部署成本高昂。而智平方的解决方案依托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了颠覆性的突破:
Alpha Brain通用具身智能系统:该系统完全通过端到端数据驱动,能够像人类一样快速学习新任务,可自主适应不同的操作对象、变化的场景环境以及多样的任务需求,彻底打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需要大量重新编程的限制和交付难题,突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场景适配性差、部署成本高的局限。
模块化机器人设计:Alpha Bot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搭载不同形态的移动底盘、夹具等功能模组,能够在高度灵活、柔性、多样的场景中精准感知周围世界,实现仿人自然交互,并完成多种任务。这种设计能够显著降低工厂的硬件投入成本。
具体来说,Alpha Bot依靠其灵巧的24自由度机身,配合单臂5kg以上的负载能力以及±1mm的高精度定位,可在大范围操作空间内精准抓取、搬运复杂工件;同时,依托智平方领先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无需编程即可通过实时视觉与力觉感知自主适应工件的变化,快速完成动态调整;此外,封闭式洁净设计与高精度导航底盘使其能够在敏感环境中稳定运行,既能以1.2m/s的速度高效移动并智能避障,又能凭借±5mm的定位精度和6小时的长效续航,全天候应对多样化工业场景的挑战,实现高效可靠的智能化作业。
开启“智能工厂”新时代: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重塑中国智造
在此次合作中,智平方首次将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引入半导体工厂进行实际工作。与传统机械臂或工业机器人相比,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凭借其类人形态,能够更好地适应更复杂的非结构化环境。例如,其灵巧的双手能够模拟人类操作,执行精密设备的耗材更换或螺丝拧紧等精细化作业。更为重要的是,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Alpha Brain的持续学习,能够积累多场景经验,逐步替代人工完成更高阶的决策任务,如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合作将对半导体制造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往,制造行业在面对定制化需求时,往往需要重新搭建产线,固定的工位和程序限制了生产的灵活性。而智平方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像独立的“人”一样思考,快速覆盖大量场景工位,面向订单可移动,不会对原有产线造成影响,无需升级产线即可实现泛化,快速学习新任务。
事实上,此次合作的成功落地,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它通过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体系,首次实现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半导体制造流程的深度融合。这不仅体现了智平方通过空间智能、端到端大模型、软硬垂直整合三大核心技术构建起工业场景的智能进化闭环,更标志着机器人从“被动执行工具”向“自主决策主体”的范式转变。
智平方的空间智能技术作为Alpha Bot工业操作与泛化执行的基础技术,赋予了机器人对物理环境的动态理解能力。通过精准感知物体的位置、形状以及操作方式,构建起通用且精细的空间交互能力,突破了传统模型的长尾问题,满足了晶圆抓取、精密分拣等大量场景泛化操作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端到端数据驱动架构的创新应用,使机器人系统具备了持续迭代的自主进化能力。而且,智平方团队成功攻克了“灾难性遗忘”这一世界级难题,其大规模增量学习方法让Alpha Bot在学习新指令时不会丢失原有知识,成功实现了从“专用工具”到“通用智能体”的质的飞跃,为应对工业场景的动态需求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智平方在软硬垂直整合领域的突破成为了技术闭环的重要支撑点。依托兼具AI与硬件工程经验的复合型团队,将机器人硬件本体与场景化应用高度融合,将端侧芯片与具身大模型深度融合,打造出了Alpha Bot这样能够适应多场景、完成多任务操作的机器人。
这些技术突破验证了数据驱动模式在高端制造中的可行性,开启了工业智能化的“自我进化”新范式。
而且,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数据驱动带来的供应链革命——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实时采集的工艺参数、设备状态等数据,与仓储、物流系统形成动态闭环,推动原材料调度、产能分配、质量追溯等环节的精准协同。这种“机器智能 + 数据协同”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重构了工厂内部的生产逻辑,更通过标准化解决方案向外输出,带动设计、采购、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最终构建起中国半导体制造的生态级效率优势。
此次合作,不仅为半导体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路径,更开创了通用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场景中“自主学习、自主进化”的新模式。当“智能工厂”开启新时代,中国智造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这样的创新突破中悄然重塑。
本文详细介绍了智平方与晶能微电子的合作,指出传统半导体制造存在效率和污染问题。智平方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凭借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能解决行业难题。此次合作标志着半导体制造智能化进入新阶段,推动机器人向自主决策转变,带来供应链革命,为半导体行业提供智能化路径,重塑中国智造核心竞争力。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