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五小”工作法:家门口的党建阵地书写幸福篇章 朔城区创新党建“五小”工作法,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

本文聚焦朔城区小区治理,详细介绍了其将党建阵地建在“家门口”,创新运用“五小”工作法的具体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展现了朔城区在提升小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方面的积极探索。

在当今社会,小区治理成为了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朔城区积极响应,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小区治理之路。小区在职党员主动与独居老人结成对子,定期上门探访,给予老人们关怀与陪伴。同时,开展“安居培训”,为老人们提供生活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心。此外,还将养老设施巧妙地“搬”进小区,实现了位置嵌入与功能相融,方便老人的日常使用。不仅如此,举办“邻里文化节”,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小区充满了温暖与活力。通过这些举措,朔城区围绕小区治理积极探索,通过成立小区党支部,创新“五小”工作法,有效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小阵地”发挥“大作用”。朔城区高度重视党员素质修养的提高,将其视为小区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态化组织小区党员集中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让党员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小区党支部、红色物管会开展议事协商、矛盾调解等工作,为小区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同时,联动驻辖区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小区治理服务活动,形成了事务共商、服务共抓、矛盾共解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了阵地建在“家门口”,服务群众“零距离”。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朔城区积极完善“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将党建、综治、应急等工作纳入网格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使网格化党建与民生服务、矛盾调解、小区治理同步推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开展党群服务、民情收集、协商议事等多种活动,进一步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小区的每一个网格,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小日志”记录“大民情”。朔城区积极推动落实单位包联小区、在职党员包联住户的工作机制。社区干部担任专职网格员,小区在职党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同时吸收小区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等组建治理服务队。这些人员深入居民家中,通过入户走访收集居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让居民的诉求在走访中被及时发现,问题在小区内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做到了为居民排忧解难。

“小平台”解决“大实事”。以朔城区古北西小区为例,自小区党群议事室成立以来,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诉求。联动小区物管会、议事会、党员群众开展面对面齐商共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截至目前,该小区累计解决了垃圾堆积、管道破损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收集民意民情70余条,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良好治理效果。

“小活动”凝聚“大能量”。朔城区整合网格员、在职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按照“一月一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爱心义诊、“绿色家园清洁、幸福邻里”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点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小区成为了居民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朔城区在小区治理中,通过将党建阵地建在“家门口”,创新运用“五小”工作法,包括“小阵地”发挥“大作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小日志”记录“大民情”、“小平台”解决“大实事”、“小活动”凝聚“大能量”,有效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788.html

(0)
DelilahDelilah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