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美国对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威慑及伊核谈判问题展开。美国向迪戈加西亚基地集结B – 2隐形轰炸机,特朗普下令空袭胡塞武装并警告伊朗,同时又提出谈判。伊朗方面则强硬回应,双方就伊核问题的接触充满挑战。
近日,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报道显示,美国已经往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调集了多架B – 2隐形轰炸机。这一军事动作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其目的是对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发出强烈警告。倘若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继续对以色列以及红海航运目标发动袭击,那么美军的空袭行动将会全面升级,规模和强度都将大幅提升。
美国战略司令部发言人对外宣称,此次轰炸机的部署行动是五角大楼“威慑、侦测并在必要时挫败针对美国及其盟国战略攻击”整体行动的关键一环。这充分显示出美国在中东地区军事战略布局的重要意图。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截图
报道进一步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仅下达了针对胡塞武装开展大规模空袭行动的命令,还专门向支持胡塞武装的伊朗发出了严厉警告。他明确表示,如果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的胡塞武装持续发动袭击,那么伊朗将为此承担严重后果。此外,特朗普还着重警告伊朗,若其坚持推进核武器研发工作,将会面临美国的军事打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对美国目前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当下美国针对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采取的是极限施压手段,试图在军事层面最大程度地增强对这两方的威慑力。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与伊朗直接进行军事对抗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从战略层面来考量,美国近年来在中东地区一直奉行战略收缩策略。美国不愿意在中东地区过度投入资源,担心被卷入该地区的战争泥潭,影响自身的其他战略布局。
在中东地区,伊朗是对美国和以色列持有敌对立场且最具实力的主权国家。一旦美国与伊朗展开直接的军事冲突,美国无法准确预测战争的走向和最终结局。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冲突绝对不会仅仅局限于美伊或者伊朗和以色列的双边范畴,它将会对整个地区的安全架构造成系统性的巨大影响,这对于冲突当事方以及地区内的其他国家而言,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因此,无论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还是出于对盟友安全负责的态度,美国在对伊朗动武这个问题上会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做出决策。
然而,为了达到最大强度的军事施压效果,美国目前仍在不断加剧地区军事对峙的紧张状态。美方认为,只有让伊朗相信美国确实存在动武的可能性,才有可能迫使伊朗在谈判桌上做出妥协。
当地时间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表示,他近期给伊朗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倾向于与伊朗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意愿。但他同时也发出威胁,如果伊朗未能就核问题达成新的协议,将会面临“很坏、很坏的结果”。
△《以色列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3月初写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信中,特朗普提议就新的伊核协议进行谈判,并且明确要求伊朗必须在两个月内达成协议。
哈梅内伊在21日对此作出回应,他表示美国应该清楚,在与伊朗打交道的过程中,靠威胁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伊朗不会被美国的威胁所吓倒。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27日透露,伊朗已经通过阿曼“以适当的方式”回复了特朗普的信函。回信内容包含了伊朗对当前局势的解读以及对特朗普观点的回应。
阿拉格齐强调,伊朗的政策非常明确,不会在极限压力和军事威胁的情况下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不过,过去存在的与美国的间接谈判可以继续进行。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网站报道截图
李子昕认为,在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下,未来围绕伊核问题的相关接触和谈判不会一帆风顺。
伊核问题发展到如今的紧张局面,美国要承担主要责任。正是因为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时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才导致目前各方立场僵持不下,伊核问题再度升温。
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政府应当回归其此前所作出的相关承诺。但显然,特朗普目前的想法并非如此。美国提出要达成新的伊核协议,这实际上意味着要求伊朗作出更多的让步和妥协。
在伊朗看来,毁约的是美国,双方在目前的情况下达成一致的机会十分渺茫。伊朗已经明确表态,不会在极限施压的威胁下与美国开展谈判。
目前,双方都在采取“战争边缘政策”,未来伊核谈判的相关接触不仅难以顺利推进,相反,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误判或者发生任何黑天鹅事件,都极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地区安全后果。
美国向迪戈加西亚基地集结B – 2隐形轰炸机威慑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同时特朗普提出与伊朗谈判伊核问题,但又进行军事威胁。伊朗方面强硬回应,拒绝在极限施压下直接谈判。伊核问题的紧张局面主要责任在美国,未来伊核谈判充满挑战,地区安全面临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