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的非遗苏绣传承人及绣娘们用苏绣作品展现春天的故事,包括姚卓绣制的玉兰白鹭图、张露创作的樱花团扇以及盛梦菲融入苔花元素的《与春共舞》,体现了苏绣技艺的精湛和春天的美好。
苏绣玉兰白鹭图。姚 卓供图
江苏苏州的春天,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而玉兰花则是那吹响春之号角的使者,轻轻唤醒这座古城的勃勃生机。家住苏州高新区的非遗苏绣传承人姚卓,对春天有着别样的情怀。每年,她都会用手中的针线,将春天的美好“绣”进作品里。今年,她精心创作的是一幅玉兰白鹭图。在那一米见方的画布上,仿佛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小世界。一对身姿优雅的白鹭,宛如灵动的仙子,轻盈地立在枝头。它们那灵动的姿态,好似在迎着和煦的春风,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朵朵玉兰花竞相绽放,形态各异,有的娇艳欲滴,有的含苞待放,仿佛有缕缕清香从画面中溢出。在这细微之处,处处都透露着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气息。然而,把春天“搬上”苏绣作品并非易事。姚卓感慨道:“这一针一线都得精雕细琢。”从最初的画线稿开始,就要精心构思,将春天的美景在脑海中勾勒成型;选底料也十分关键,要挑选质地合适、纹理细腻的布料,才能更好地展现苏绣的魅力;勾绷这一步更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确保布料平整,为后续的刺绣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到了刺绣环节,每一个部位都要格外用心。比如白鹭的眼睛,那是它们灵动的灵魂所在,要用密针细线,丝丝入扣地绣出那明亮而有神的眼眸;尾部羽毛则要展现出轻盈飘逸的感觉,只能用直径不到头发丝1/10的细线来绣。为了达到这样的精细程度,得通过“劈丝”,将一根桑蚕丝“劈”成64份,甚至是128份。排针的疏密、用色的格调等方面也都大有讲究。只有这样,绣出来的画面才有立体感、层次感。姚卓介绍说,白鹭的翅膀处需要密密缝缀,这样才能体现出翅膀的厚实和力量感;而尾部的羽毛处则需线条轻盈稀疏,让画面看上去灵动逼真,仿佛那白鹭随时都会从画面中飞走。通过这些精妙的技巧,小小的苏绣作品展现出了春色满园的意境。在镇湖街道,绣娘们也都用手中的针线描绘着春天。走进95后绣娘张露的工作室,只见她正全神贯注地在绷架前飞针走线。前不久,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樱花绽放,那绚烂的美景让张露为之陶醉。她连着仔细观察了两天,将樱花的美丽姿态铭记于心,然后创作出一幅樱花苏绣作品,并将其制作成一把团扇,取名《樱之恋》。张露笑着说:“把‘春天’握在手中,每一扇都是春的气息。”春天不仅看得到,还能摸得着。在苏绣作品《与春共舞》上,外形酷似音符的苔花,竟然能从绣面上“长出来”,仿佛带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作者之一的盛梦菲告诉记者,几年前的一个初春,她在太湖漫山岛采风,无意间看到树桩上长满了苔花。那些小小的苔花,在春天的滋润下蓬勃生长,充满了自然之美。她深受启发,将这种自然之景融入刺绣艺术,用苏绣来展现“蓬勃向上、生态和谐”的春天。
本文通过介绍非遗苏绣传承人姚卓绣制的玉兰白鹭图、绣娘张露创作的樱花团扇以及盛梦菲融入苔花元素的《与春共舞》等苏绣作品,展现了苏绣艺人用精湛技艺将春天之美呈现在苏绣作品中的过程,体现了苏绣艺术的魅力和春天的美好。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