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引山火频发,文明祭扫刻不容缓

本文围绕清明节临近,因传统祭祀方式引发山火进入高发期这一现象展开,列举了安徽、北京、江苏等地近期发生的山火事件及原因、处理结果,还介绍了多地发布的森林火险预警情况,普及了失火罪和放火罪的法律知识,最后倡导大家文明祭扫,绿色清明。

清明节,作为中国人极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我们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的深厚情感。然而,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空气变得干燥,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成了易燃物。此时,因传统祭祀方式引发的山火也进入了高发期,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连日来,全国多地都不幸发生了山火事件:

  • 安徽

3月25日,庐江县东顾山林场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火情就是命令,各级救援队伍迅速响应,出动了900余人奔赴现场进行扑救。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山火已全部被扑灭,所幸没有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此次火情竟然是由当地居民烧纸祭祀引发的。涉事人员的这一行为不仅引发了山火,也让自己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清明祭祀引山火频发,文明祭扫刻不容缓

3月26日,有人用无人机拍摄到了壶关县石坡乡双井村过火山坡的画面。

  • 北京

3月22日,房山区张坊镇突发山火,火势凶猛,甚至蔓延至该区大石窝镇。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扑救,明火终于在当日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山火系村民卢某某(男,37岁)野外祭祀时引燃周边杂草引起的。目前,犯罪嫌疑人卢某某已被房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3月25日,大兴区一男子野外祭祀烧纸时,引发了杂草火灾,过火面积达到了1000平方米。最终,违法人员赵某某被大兴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3天并处罚款400元的处罚。

  • 江苏

3月21日,江苏无锡宜兴丁蜀镇大潮山附近发生火灾,疑似是祭祀引发的山火。好在目前大火已基本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清明祭祀引山火频发,文明祭扫刻不容缓

春季气温回暖,天干物燥,多风少雨,森林草原火灾事故进入了多发期。近期多地突发山火,而清明节的临近,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3月21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发布会,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春季防火紧要期。据国家森防指办公室会商研判,今年春季我国气温总体偏高,降水总体偏少,部分地区旱情可能持续并发展,高火险区域将不断扩大,呈现“南北并重”态势,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

多地也纷纷发布了森林火险预警:

  • 广东

省应急管理厅25日通报,该省近期气候干燥,目前全省大部分地方已发布森林火险橙色或红色预警。省应急管理厅提醒,全省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管控野外火源,严禁携带火源火种进入森林防火区等。

  • 陕西

省森防指决定发布高森林草原火险红色预警(3月24日 – 4月7日)。省森防指要求,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面从严野外火源管理,未来两周内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做好应急准备等。

  • 山东

3月25日,山东省临沂市、泰安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

  • 福建

南平市武夷山市23日发布2025年第4号森林防火禁火令,3月24日至3月27日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 辽宁

大连市经综合分析研判,特发布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3月24日至26日,大连市森林火险等级为五级,极易燃烧、极易蔓延。

普法课堂

失火罪 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 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构成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清明祭祀引山火频发,文明祭扫刻不容缓

秦廷富 摄

每年清明期间,因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引发的山火屡见不鲜。这些山火不仅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苏轼在《东栏梨花》中写道:“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份澄澈的心境,或许才是清明节的本质。

有人说:“以前总觉得烧纸钱才是尽孝,现在明白了,保护好这片祖宗留下的青山绿水,才是最好的纪念。”真正的孝道,不在于祭品的多寡,不在于仪式的繁简,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领悟了先人的精神,是否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祭祀的本意是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而非制造风险。追思不拘形式,心意胜过烟火。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

文明祭扫,绿色清明

让思念更纯净,让青山更长久

让孝道如青松般生生不息!

本文通过列举多地清明期间因传统祭祀引发的山火事件,以及各地发布的森林火险预警,强调了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的严峻。同时普及了失火罪和放火罪的法律知识,呼吁大家摒弃传统危险祭祀方式,文明祭扫,以保护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传承真正的孝道。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989.html

(0)
GraysonGray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