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剧“砍集数”,真能拯救江河日下的长视频平台吗?

本文围绕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提出的“缩短长剧集数”建议展开,深入分析了长剧“向短”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长剧集数变革对内容产业各环节的意义和困境。

“如果饭都吃不饱了,哪来的诗跟远方?”这一质朴又深刻的话语,出自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今年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演讲。不得不说,这句话精准地反映了当下长视频所处的艰难境地,长视频行业已然到了拼尽全力争夺生存空间的关键时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龚宇明确提出了“缩短长剧集数”的建议。其实,这并非他首次提及这一问题。早在2017年,他就率先提出“缩短集数”,并实践美剧模式和短剧集模式,直至今年再度发表相关观点。由此可见,爱奇艺在长剧的集数和时长方面,都有意朝着“短”的方向发展。

大势所“逼”?

从去年年底起,坊间就盛传某平台自2025年将实行“限集令”,声称“不再接收16集以上的长剧”。尽管平台方一直未对此发声,但从这两年长剧市场新剧规模的变化来看,“长剧向短”几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就像龚宇在演讲中分享的数据显示,去年电视剧项目的集数已从之前的每部45集降至28集左右。而且,他还提到要减少内容时长。

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导演刘家成也表达了对“长剧短制”的看法,他认为“长剧从内容创作到播出方式都需要调整”,总结来说就是节奏要更快、集数要更灵活。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创作端,似乎都在传达一个共同的信号:长剧“缩水”正在加速推进。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降本增效”。对于长视频平台而言,如今所处的行业大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

一方面,平台承受着巨大的盈利和会员压力。以爱奇艺为例,从其公布的2024年财报来看,尽管保持了连续三年盈利的状态,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60%,会员规模和广告收入的增长都十分乏力,所以自救与变革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短视频、短剧的强劲冲击也不容小觑。它们不断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改变着大众的观剧习惯。相较于花费大量时间完整追完一部大体量的长剧,越来越多的观众更倾向于选择快节奏、爽点多、强情绪的“短内容”。

此外,近两年长剧市场“注水”“烂尾”等问题频发,导致观众中途弃剧的现象愈发普遍。优酷副总裁谢颖曾在去年年末的公开演讲中公布了一组数据: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在50%以上,剧集的完播率只有20 – 30%。所以,在如此腹背受敌的状况下,长剧“砍集数”对于平台来说,真可谓是大势所“逼”。

救得了长剧吗?

实际上,限制剧集集数在行业中并非新鲜事。前几年国家广电总局就曾发布规定,提倡电视剧网络剧的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剧集创作。如果说从40集压缩到30集只是量变,那么如今一些平台推行的只有十几集篇幅的短精剧无疑是一场内容质变。

站在平台的角度,缩短长剧集数的做法不难理解。这样一来,项目的总体资金盘子变小了,从前期投资到演员片酬以及其他制作成本都会大幅压缩,制作和回款周期也能相应缩短。同时,集数变短有助于提升新项目的开机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积压剧的库存问题。如此看来,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确实能有效缓解平台当前的资金压力。

从创作环节来看,这也有一定的益处。最直观的体现是,内容体量的压缩会倒逼创作者在创作时有意识地打磨剧情内容,删除无效的“水分”情节,使故事结构和节奏更加紧凑。目前市场上也有部分成功的案例,比如近两年的《漫长的季节》《新生》《我的阿勒泰》等,还有一些适合多季短剧化开发的IP系列剧也有先例。

长剧“砍集数”,真能拯救江河日下的长视频平台吗?

然而,这对编剧和导演来说,挑战也十分明显。毕竟从长剧突然转型到短剧,涉及内容创作逻辑、工作模式、制作周期等方方面面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酬劳也会相应减少。尤其是对于那些已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如果在进行中被通知要“砍集数”,对创作者而言无疑是个“噩耗”。

即便对于平台方来说,也并非只有好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如何盈利。举个简单的例子,比起12集的短剧,30集的长剧营销场景更多,能招商到广告主的可能性更大,潜在盈利空间也更大。而且,还需要考虑用户黏性的问题。长视频平台多年培养的长剧用户观剧习惯一旦被打破,是否会导致老用户流失?万一削减后的剧集口碑不如预期,无法吸引新用户又该怎么办?

长剧的集数变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说起来容易,真要全面实施,内容产业上中下游所要面临的难题或许比想象中更多。因此,变革势在必行,但不能操之过急。况且,对于现在的长剧市场而言,“向短”或许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却无法根治根本。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内容的源头进行根治。就像龚宇所说,不管是长剧、微剧、短剧还是网络电影,都要“聚焦精品”,“经典永流传”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本文围绕长剧“向短”这一趋势展开,分析了其出现是因长视频平台面临盈利、会员压力以及短视频等冲击,且长剧市场存在诸多问题,“砍集数”是大势所趋。同时指出这一变革虽能降本增效,但在创作、盈利、用户黏性等方面面临挑战,长剧“向短”或许只能治“标”,关键还是要聚焦精品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939.html

(0)
GraysonGray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