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缅甸发生强烈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对其展开援助行动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中国、联合国、俄罗斯、美国、东盟、韩国、印度等国家和组织的援助举措,同时也提及了专家对美国援助的担忧以及地震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
据综合外媒报道,缅甸遭遇强烈地震后,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信号,国际社会迅速响应,纷纷向这个受灾国家伸出援助之手。
中国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展现出大国担当。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于3月29日表示,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不仅如此,还将派出两支专业救援队奔赴灾区,同时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的物资。据悉,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计划在31日启运,并且中方还会根据缅方的后续需要继续提供援助。
联合国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缅甸等国地震向东南亚地区受影响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慰问。他表示,联合国系统已经全面动员起来,随时准备向有需要的国家和民众提供帮助。联合国主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弗莱彻已向缅甸划拨了500万美元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的震后救援行动。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称,“地震将加剧缅甸已经非常严峻的人道主义形势”,目前联合国正在收集与受灾人数、基础设施损毁情况以及最紧迫人道主义需求相关的信息,以便确定最优的应对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在29日表示,正在动员其位于迪拜的物流中心准备创伤医疗用品,并启动了紧急管理应变措施。世卫组织发言人哈里斯在记者会上指出,世卫组织正在日内瓦总部协调缅甸地震响应工作。考虑到缅甸本身医疗基础设施可能受损的情况,世卫组织也将把重点放在运送基本药物上。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新闻处28日发布消息,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指示,该部向缅甸派出两架载有救援人员的飞机,参与地震后的救灾工作。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混合救援队包括120名救援人员,还配备了搜救犬分队、麻醉医生和心理医生,为救援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美国总统特朗普28日宣称美国将帮助缅甸应对灾情。然而,一些专家对此表示担忧,因为特朗普政府此前大幅削减了对外援助。特朗普政府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开支,已经迫使联合国和一些非政府组织削减了在缅甸的许多项目。
东盟各国外交部长在29日表示,东盟意识到在大地震后迫切需要向缅甸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随时准备支持灾后重建。东盟国家外交部长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强调:“东盟申明其团结一致的立场,并将密切合作致力于协调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和促进救援行动,并确保采取及时和有效的人道主义响应措施。”
韩国表示,将通过国际组织向缅甸提供2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印度派出了一支搜救队和一支医疗队,并且运送了毛毯、防水油布、卫生用品包、睡袋、太阳能灯、食品包和厨房用具等救援物品。越南领导人也已就泰国和缅甸发生严重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向泰国和缅甸两国领导人致慰问电。
国际救援委员会地区主任穆罕默德·里亚斯指出:“缅甸地震的影响可能很严重,可能有成千上万流离失所的人需要紧急庇护所、食品和医疗援助。”他还担忧,由于通信网络线路中断,交通瘫痪,可能几周后才能了解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因此不应低估基础设施和房屋受损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
本文详细介绍了缅甸发生强烈地震后,国际社会众多国家和组织纷纷伸出援手的情况。中国、联合国、俄罗斯、东盟、韩国、印度等都采取了具体的援助措施,展现了国际间的人道主义精神。虽然美国宣称将提供帮助,但因此前削减对外援助引发专家担忧。此次地震影响严重,后续救灾和重建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各方持续关注和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