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高层论坛上的发言展开,介绍了汽车行业现存问题,提出行业企业应实现四个转变,同时阐述了工信部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3月29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高层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工信部接下来会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改革,针对当下行业存在的“内卷式”竞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辛国斌建议行业内的企业,要积极调整发展策略,不能仅仅只看重规模的增长,而是要向规模和效益双提升的方向转变,把竞争的重点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移到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上来,以此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辛国斌强调,虽然汽车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国际形势来看,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到阻碍,关税壁垒日益增多,这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冲击。在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问题尤为突出,同时,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推动解决上述问题,加速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辛国斌建议行业企业重点把握好四个关键转变。一是发展理念的转变,从注重规模增长转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将竞争重点从价格战转移到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服务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创新方向的转变,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迈进,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三是产业融合的转变,汽车产业不能再局限于自身,要向多产业融合转变,充分发挥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四是服务模式的转变,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辛国斌还表示,作为汽车行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持续巩固和扩大产业的竞争优势,扎实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工信部将推进多项重要工作。首先是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有条件地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生产准入。其次是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此外,还将推进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改革,修订准入审查技术要求。同时,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后,针对“内卷式”竞争问题,工信部将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本文围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论坛上的发言,阐述了汽车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问题,提出行业企业的四个转变方向以及工信部推动产业发展的多项举措,旨在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告别“内卷”,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