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首届开学,为国家重大需求育创新人才,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举行,超常规培养博士生

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的相关情况,阐述了学院实施博士专项招生和培养工作的目标、方式,包括超常规的招生、培养、考核等机制,还提及学院未来的改革方向以及校长对首届学生的期望。

据相关消息,3月28日这一天,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为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迎来了首届学生开学典礼。在此次开学典礼上,备受瞩目。该学院首批招收了来自69个学科专业的368名在读博士生。学院将目光紧紧聚焦于科技前沿领域,致力于实施超常规的培养模式,力求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

自2024年起,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就开启了博士专项招生和培养工作的新征程。学院怀揣着明确的目标,希望通过超常规的培养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急需紧缺人才。这些人才能够迅速投身于重大科技任务或者产业创新的一线战场,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目前,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已经先期在两大方向开展了交叉型博士生的超常规培养工作。

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院长郭田徳在接受相关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只招收博士生。学院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学生的研究选题必须依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并且,学生要在导师的协助之下与同学形成团队,通过团队的力量一同完成核心科学问题和技术的攻关,以此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招生阶段,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大胆地打破了常规流程。学院提前向学生释放了一些重大科学研究任务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不同任务的感兴趣情况。同时,学院还明确告知学生未来的科研项目方向,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面试环节,学院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方向进行针对性录用,确保招收的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相关研究中。

“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重大任务中核心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人才。那么其培养方式必须做到多学科交叉。”郭田徳着重提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院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不同学科方向的导师共同辅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原学科、交叉学科、企业方向的“三导师制度”。在重大任务项目中,多学科人员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实现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在新学院学生的考核方式上,前沿交叉科学学院的导师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这个培养方案包括阶段性任务安排与成果要求,涵盖了前期选题制定、中期成果考核目标等多方面的内容,确保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还要实行超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郭田徳进一步介绍。该学院将尽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一旦学生取得了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随时可以申请毕业。此外,在学生评价考核标准上,学院破除“唯论文”的传统观念,不再以论文发表数量或者博士论文为毕业的硬性条件。学院正在积极探索以专利、科研成果应用等多种创新性成果作为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郭田徳还透露,该学院将进一步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在育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完成一系列的创新性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质的培养环境。

“交叉学院教育方式的探索,既是学校的,更是你们和你们的导师的。”在前沿交叉科学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周琪发表讲话。他指出,成立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是国科大探索教育、科技、人才培养变革之路的重大举措。学院首届学生作为中国科学院、国科大科教融合3.0新时代的“黄埔一期”,要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引领,从实践中找问题,在科学指导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塑造自身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国家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

本文围绕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展开,介绍了学院超常规培养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考核等多方面机制,包括打破常规招生、实行“三导师制度”、个性化考核、缩短培养周期、破除“唯论文”标准等,还提及学院后续的改革方向以及校长对首届学生的期望,展现了学院在培养适应国家重大需求人才方面的创新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535.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