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创新推出的“青年讲堂”活动。首期讲堂于3月27日成功举办,五位业务骨干围绕环境信息科职能、大气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核心业务领域登台授课。此外,还展示了各位主讲人的授课内容以及点评人的评价,并说明了该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和目标。
全文字数:约3500字
悦读时长:约12分钟
为了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以及表达水平,同时促进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营造出“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别出心裁地推出了“青年讲堂”活动。3月27日,首期讲堂在市生态环境局顺利举办。活动现场,五位业务骨干依次登台授课,他们所讲授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环境信息科职能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创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管理以及“人防 + 技防”协同应用等核心业务领域。
主讲人:张鲜花
保障中心环境信息科
主讲人张鲜花以《环境信息科职能与日常工作全解析》为主题,对环境信息科的工作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阐述。她指出,环境信息科主要有两大核心工作板块,分别是政务信息公开与网络安全、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在政务信息公开及网络安全领域,张鲜花详细介绍了局长信箱管理的具体流程,包括如何及时回复群众来信、处理群众诉求;政民互动平台建设的要点,如平台的功能设置、用户体验优化等;政务信息化项目推进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从项目规划到实施的各个环节;政务数据共享机制的构建,如何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流通和共享;以及等级保护备案的相关要求和操作方法。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张鲜花深入剖析了我市构建的大气污染防治精准监控网络。其中,空气质量预警研判机制是通过对各类监测数据的分析,提前预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高值预警的快速处置与流转流程确保了在出现高污染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当前配备的“高精尖”监测设备,如先进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卫星遥感监测设备等,她还详细讲解了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通过这些先进机制与设备的应用,我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最后,张鲜花展望了2025年的工作重点。她明确表示,将围绕助力晋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这一核心目标,进一步强化数据分析与研判能力,加大日常走航监测与现场排查力度。同时,确保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及各类监测设备的稳定运行与质量控制,为科学治理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与技术支撑。
主讲人:王少栋
保障中心环境监控科
主讲人王少栋以《人工智能与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结合的思考》为题展开讲解。他指出,人工智能(AI)作为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大气污染防治也不例外。AI具备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优势,能够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然而,AI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就业安全问题,可能导致部分传统岗位被取代;隐私保护问题,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伦理道德问题,AI的决策可能不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以及技术误用问题,可能被用于非法或不道德的目的。AI发展的目的在于提升生产效率、推动创新、改善生活质量。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当前的工作正处于瓶颈期,亟需技术革新。王少栋提出了几点结合思考:一是加大治理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治理技术和理念;二是在空气质量监测与企业排放监控上,合理设置网点,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利用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三是强化数据分析,通过信息化系统与AI筛选分析热点,结合视频、无人机巡查及现场抽查,提高管控效率,精准打击污染行为;四是实施预测与管控相结合,利用AI分析,进行复盘推演,加快系统迭代,提高应对污染的能力;五是在政务服务中引入AI机器人提供政策咨询,办公系统实现智能审核,同时保留人员行政审批,确保准确合规,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这些措施,有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迈向新台阶。
点评人:
张科
张科评价王少栋的授课内容深邃、见解独到。王少栋同志凭借深厚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勾勒出了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区块链技术应用、绿色能源的可持续突破性进展等内容。每一个话题都讲解得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不乏实践案例支撑,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同时,王少栋同志的授课还启发了大家的思考,激发了创新意识。他让我们了解到人工智能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全方位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治理、科研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推动环境科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思路与方向,激发了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思考能力。
3
点评人:
郭志新
郭志新首先肯定了“青年讲堂”这种形式,认为它为展示个人智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加强了同事之间的团结,增强了友谊。其次,他提到云峰(此处可能存在信息误差)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核与辐射有关知识,讲得很好。并以个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精准,主要从宣贯和管理上入手,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二是主动对接,除本单位外,还要和卫生、审批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在应急演练时,应按照方案将各相关单位共同组织起来参与,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点评人:
张皓
张皓认为青年讲堂形式非常好,为全局年青干部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相互交流、学习知识的平台,体现了局党组对青年干部成长的关心和能力的认可。
他还指出张浩(此处可能存在信息误差)同志授课的内容非常丰富和专业,从四个方面对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数据详实,案例生动,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对资金项目管理人员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启发。
最后,张皓强调资金项目管理工作责任重、任务多、要求高,希望张浩同志继续努力,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
点评人:
贾树军
贾树军评价王卓雅同志的讲课内容全面,分析较透彻。王卓雅同志从“人防 + 技防”的概念、内容、操作程序、技防的优缺点、人防的具体措施、技防的主要手段和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同时针对“人防 + 技防”如何实现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思考。贾树军建议结合一个企业或某一行业形成可推广和运用的“人防 + 技防”具体措施展开探索研究,以提高执法效率。同时,要提高授课过程的方式方法,增强授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据了解,“青年讲堂”活动旨在通过常态化开展讲学活动,引导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年轻干部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总结实践经验,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机关,切实增强机关履职效能。活动采取“每月一期”的常态化机制,每期安排4 – 5名4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担任主讲人,采用“现场讲座 + 互动交流 + 点评”的形式开展。主讲人结合PPT演示、案例分析、视频辅助等方式,围绕自身业务实际,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创新工作等内容开展宣讲。同时由3 – 5人组成专家点评团,宣讲结束后,从内容深度、表达技巧、台风仪态等维度进行现场点评指导。
让我们一起期待
下一期的精彩吧
本文介绍了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青年讲堂”首期活动的情况,包括活动目的、授课内容、点评意见等。“青年讲堂”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能力,推动生态环境工作的开展。活动采用常态化机制,未来值得期待更多的精彩分享和交流。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