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勤儿童文学:传递自然之美与民族文化魅力,肖勤谈儿童文学:带孩子亲近自然,展现多元成长

本文围绕作家肖勤的作品展开,通过与主持人的对话,探讨了其作品的文学理念、小说人物塑造,还谈及爱与守护在少年成长中的意义,以及作品所聚焦的普通人生活、少数民族文化等内容,最后介绍了相关图书并提及文史作家张嵚的对谈。

肖勤儿童文学:传递自然之美与民族文化魅力,肖勤谈儿童文学:带孩子亲近自然,展现多元成长

作品文学理念

在这场对话中,主持人首先对肖勤老师作品中的文字表达了高度赞赏:“这本书中的文字极美且充满想象力,肖老师想通过如此高质量的文字,向孩子们传达什么样的文学理念或者生活理念呢?”

肖勤老师认真地回应道:“如今,很多人实际上没有故乡的概念。我曾在儿童文学《外婆的月亮田》里探讨过这个问题。城市里的小孩大多在钢筋水泥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可能去上昂贵的钢琴班,也可能去学流利的英语,但却缺少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所以,我想通过触觉、味觉和视觉,给孩子们补上这一课。比如,山里的雾真的是一团一团、很厚很厚的,孩子们可能从未体验过那种触感,我就借助儿童文学作品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城市的孩子们,让他们萌生亲近大自然的意愿。我希望孩子们能放下手机,放下游戏,真正到大山里去走一走,补上这重要的一课。”

关于小说人物

主持人接着问道:“红糯、细糯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他们和MV《大山的小孩》里的这些孩子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肖勤老师解释说:“在小说创作中,我做了很多融合。我的确在廖崩嗒佩合唱团的20个女孩子身上看到了三种类型的小姑娘。一类小姑娘古灵精怪;第二类有一点点小小的胆怯羞涩,但性格很温暖;第三类是我们常说的万事通。我们都知道成长是充满艰辛的,需要付出努力。书中的红糯属于第一种类型,她想读书,但有时又缺乏勇气,因为她不愿意吃苦。然而,在一个孩子没有经历成长的艰辛时,所有的梦想都是清澈而庞大的。书中的细糯虽然胆怯,但她渴望读书,于是打通通道,最终成就了自己,凭借知识变成了梦想中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还有懂花立,懂得东西很多,就是万事通。”

肖勤儿童文学:传递自然之美与民族文化魅力,肖勤谈儿童文学:带孩子亲近自然,展现多元成长

肖勤老师谈爱与守护在少年成长中的意义

聚焦普通人

主持人提及:“肖老师的很多作品都观照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廖崩嗒佩合唱团》聚焦于苗族小女孩,《丹砂》聚焦留守儿童,《守卫者长诗》等作品也聚焦于普通人,甚至一些不太受人关注的小人物。”

肖勤老师回忆道:“这些人物源于我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发现。比如,谷坪小学门口有都柳江,有一部分孩子放学要过河,老师们就轮班把孩子们送到渡口,看着孩子们过河后才回家。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下乡会带一些衣服,那是乡镇干部们平时从家里收集的比较新的衣服。”

肖勤老师感慨地说:“这样一些小细节,如果刻意去寻找是找不到的,它们就像清晨的露珠一样,自然存在于我的文学生态里。在创作的时候,就如同走在清晨的山里头,每一粒小露珠都会自然地呈现出来。因此,我很感谢在乡镇工作的那十多年,虽然艰苦,但却无比珍贵。我们不能忽略每一个普通人,正是他们构成了星辰大海,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出走与归来

肖勤老师还谈到:“《大山的小孩》这首歌里有一个很美好的内核,大家也许没有注意到——这首歌开始唱的是‘有一天我会离开’,最后唱的是‘有一天我会回来’。我们不能说,走出大山才是好的,外面的世界就是最好的。大山还在,家乡还在。”

她接着说:“山村一度是空旷的,但如今变得饱满了,因为出去的孩子又回来了。而且大山本身今非昔比,以前的大山贫穷孤寂,如今满山都是宝贝,有百香果,有蓝莓,有火龙果……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在贵州你会发现,能够让你的生命丰盈的,能够让我们的文学想象落地的,恰好是我们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大自然才是中心

主持人指出:“小说里有个细节,红糯在录制《大山的小孩》MV时,怎么也找不到最佳的唱歌状态,她就推荐了妹妹细糯来唱。这和现在凡事都要争第一、争‘C位’的理念是非常不同的,体现了淳朴的少数民族同胞的一种大爱。”

肖勤老师解释道:“从贵州的地理风貌可以发现,这里一个苗寨,那里一个侗寨,他们在山水间汇聚在一起,大家是团结的、相互扶持的。其实这在各少数民族之间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苗族同胞会唱歌,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每个人都是主角。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只要芦笙一响,苗族同胞每个人都尽情歌唱,每个人都尽情舞蹈,它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相互之间没有隔阂的情感。我们敬仰万物,当表达我们对大自然的崇拜、谢意和敬意的时候,大家的情感都在一个点上,就没有意识要去抢‘C位’——真正的‘C位’是大自然,苗族同胞是把自己放在万物之后的。”

肖勤儿童文学:传递自然之美与民族文化魅力,肖勤谈儿童文学:带孩子亲近自然,展现多元成长

文史作家张嵚与本书作者肖勤对谈

直播后半段,特邀嘉宾、文史作家张嵚加入了对谈。曾在贵州支教的张嵚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描写贵州风光的诗句“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开场,从贵州的历史、贵州的特产——桐油、爱国汞等角度与肖勤展开对谈,重点述及《廖崩嗒佩合唱团》一书中体现出的贵州苗族文化的特点,拓展了直播的话题范围,丰富了读者理解本书的视角。

图 书 简 介

肖勤儿童文学:传递自然之美与民族文化魅力,肖勤谈儿童文学:带孩子亲近自然,展现多元成长

本书是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谷坪乡中心小学廖崩嗒佩合唱团(“廖崩嗒佩”是苗语,意为“勇敢女孩”)为原型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家以深挚的情感和灵动的文笔勾勒出合唱团女孩的群像,描绘了大山女孩在生活磨砺和社会关爱中获得的宝贵成长,用文学的力量守护女孩们的梦想。贵州的自然风光、苗家的民俗风情以及“村BA”赛事的时代感自然融入小说,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给予小读者心灵激荡的阅读体验。

肖勤儿童文学:传递自然之美与民族文化魅力,肖勤谈儿童文学:带孩子亲近自然,展现多元成长

肖勤儿童文学:传递自然之美与民族文化魅力,肖勤谈儿童文学:带孩子亲近自然,展现多元成长

星标“晓童书”,找书不迷路

本文通过与肖勤老师的对话,深入探讨了其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理念、人物塑造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作品聚焦普通人生活,传递亲近自然、爱与守护的理念,展现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乡村的发展变化,能给予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975.html

(0)
DelilahDelil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