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美,今日生活——2025中国手工艺术设计展”的相关信息,包括发布会情况、展览时间地点、主办方与承办方、展览内容、主办方特色以及展览的意义等。
3月28日,一场备受瞩目的发布会在北京新闻大厦盛大举行,主角正是“非遗之美,今日生活——2025中国手工艺术设计展”。此次展览意义非凡,它将集中呈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以“提高非遗保护利用水平、振兴传统工艺”为核心实施举措,不断深入探索非遗在助力文旅融合、城市更新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展览将于2025年9月20日至11月9日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精彩亮相。展览以“非遗之美、今日生活”为主题,将目光聚焦于传统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在这里,来自全国不同地域、不同品类的手工艺术设计作品与产品将一一展现在观众眼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将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现代设计巧妙结合,面向新型文旅市场的传统工艺创新作品,更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此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与非遗之美联盟联合主办,北京伍舞陆台文化传播公司、遗韵之美(北京)文化发展公司、北京清美道合设计院联合承办,北京中海美宿文旅公司、北京巨瓴创意文化发展公司等机构作为协办单位。各方携手合作,共同为这场非遗盛宴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展览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展现手工艺术设计在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项目案例及成果,构建起了系列专题展、专业与行业交流活动、手作花园市集等多元形式。主题展以艺术展为特色,专题展则采用“展中展”的独特方式,以系列专题展形成总体展览格局。其中,“百年中国、日用即道”手工艺术设计文脉展,生动地描述了中国传统工艺伴随着传承和创新的发展历程,将传统工艺历史文脉进行集成,深入探寻中国传统工艺传承创新及手工艺术设计演变的基本线索。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艺术设计,通过艺术设计融合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不断地转化融合、创新发展,传递着未来创新发展的文化脉络。还有“吾帝一品”非遗文创专题展等项目,以趣味、活泼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非遗作品的现代转译。
展览主办方今日美术馆(TAM)成立于2002年,一直以来,以促进全球语境下“艺术与科技”“艺术与设计”“当代艺术” 三个方向的深度探索为主旨,致力于为艺术家、公众和跨学科机构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它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民营非营利牌照的当代美术馆,开馆至今,始终走在激发对话、拓展观念的前沿。23年来,今日美术馆持续通过广泛的展览、公共活动、教育课程、馆藏、出版项目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动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其展览以传递创新性的艺术观念并推动跨界创意的有机生长为方向,致力于成为生发灵感与深度思考的公共空间。此次携手非遗之美,将通过手工艺术设计的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创新形式,竭力跨越大众与美术馆之间,艺术实践与展览空间之间,展览空间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种种边界。
“非遗之美”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创作者们更是吸收、消化传统文化,将千年审美巧妙转译进入当代设计语境。今日美术馆意在托举创作者们传承创新的价值,并向公众呈现此般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中国有句古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体现了中国的良器制作需顺应天时、地理、材料特性与工匠技艺的统一,蕴含着“器以载道”的功能性哲学。回归自然人作为生活主体性的探讨,与当代所倡导的“生态设计”不谋而合,这也是今日美术馆所提倡的“今日生活”——将艺术作为生活方式的基础价值观。
总策展人曾辉表示,本次展览既是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及《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精神的创新实践,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通过构建可持续的非遗之美展示推介平台,通过“艺术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创新路径,可持续性的开展非遗传承和创新活动,增强手工艺术设计的市场消费能力,引导和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贡献文化创意力量。
本文围绕“非遗之美,今日生活——2025中国手工艺术设计展”展开,介绍了展览的相关信息,包括发布情况、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主办方特色等,强调了展览在非遗传承创新以及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旨在通过创新路径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