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九龙湖一家生产高强度螺帽的企业因管理疏忽产生信用瑕疵,影响了与客户的合作及后续发展。镇海区信联信用修复保护促进中心主动上门为企业修复信用瑕疵,在行业协会现场完成了多家企业的行政处罚记录修复,还有银行现场对接贷款事宜,促进中心未来还将在多领域开展专场信用修复工作。
信用修复专员正积极为企业修复信用瑕疵。(沈孙晖 摄)
昨天下午快2点的时候,镇海九龙湖一家专注生产高强度螺帽的公司里,周经理一脸急切地走出企业大门,脚步匆匆地朝着附近的镇海区紧固件行业协会赶去。此时,温暖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可他心里的那股暖意,却远不止是春风带来的。
周经理兴奋地扬了扬手中紧紧握着的信用修复承诺书、信用修复申请表等材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今天对我们企业来说,绝对是个‘好日子’!‘家门口’来了信用修复‘帮帮团’,我们企业终于能洗清‘污点’,不用再被信用瑕疵这个‘包袱’压得喘不过气了。”
周经理口中的信用瑕疵,还要追溯到去年年底。“当时由于企业管理上的疏忽,有几名员工没按要求进行体检,结果被镇海区卫健局查了出来。企业不仅收到了警告,还被处以罚款。”周经理无奈地向记者解释道。尽管企业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整改,但按照相关规定,该行政处罚信息还是被公示在了“信用中国”等平台上,企业的信用就这样留下了瑕疵。
别看这个信用瑕疵看似不大,可给企业带来的麻烦却着实不小。“我们下游有两三家跟我们合作多年的老客户,每家每年都有几十万元的订单。他们发现我们有信用瑕疵后,二话不说就取消了订单。”周经理心里十分清楚,这麻烦还远不止于此。以后企业在参加招投标、进行融资等重要事项时,都会因为这个小小的瑕疵而“碰壁”。
周经理心里一直犯嘀咕:这信用瑕疵到底该怎么修复?又得多久才能修复好呢?他心里完全没底。直到前几天,他接到了行业协会的通知,得知镇海区信联信用修复保护促进中心将上门为企业修复信用瑕疵,他的心里一下子就燃起了希望,“我每天都盼着今天能早点到来。”
在行业协会的信用修复现场,记者见到了促进中心的信用修复专员朱艳芳。她耐心地介绍说,像“信用中国”平台的最短公示期是三个月。要是完成整改的企业不主动提出提前终止公示,公示期就会默认为三年,得等到期满后才会自动停止公示。“所以我们主动去排查那些已经完成整改,并且公示期已满三个月的紧固件企业,通过行业协会提前通知他们,然后上门为他们修复信用瑕疵。”
修复现场十分热闹,司法、市场监管、税务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来到了这里,还配备了专业的信用修复专员全程为企业服务。只见专员俞晴接过周经理递来的资料后,按照“信用中国”网站的修复步骤,认真地一一拍照上传,并仔细填写好相关信息。“只要等待几个工作日,行政处罚信息就会终止公示。”俞晴的话就像一颗“定心丸”,让周经理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经过统计,在下午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有22家紧固件企业的28条行政处罚记录被成功修复。这些“增信减负”的企业,终于可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了。
服务还远远不止于此。记者看到,镇海农商银行也跟着信用修复“帮帮团”来到了现场。有企业刚修复好信用瑕疵,就立刻与银行对接贷款事宜。“目前有3家企业提出了贷款申请,累计贷款金额近3000万元,其中最多的一家贷款达到了2000万元。”该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陈澄表示,相关手续会尽快办理。
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我们还计划在危化品物流、建筑、物业、职业病防治等领域,上门为企业开展专场信用修复活动。”作为全省首家信用修复保护工作平台,促进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修复企业失信记录1736条,助力修复主体成功获取投融资金额1.17亿元。
本文围绕镇海企业信用修复展开,讲述了一家企业因管理疏忽产生信用瑕疵后的困扰,以及镇海区信联信用修复保护促进中心上门为企业修复信用的具体情况,包括修复流程、成果等,还提及银行现场对接贷款服务和促进中心未来的工作规划。展示了信用修复工作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相关部门助力企业的务实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