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纺织:千年传承,在创新与合作中续写辉煌 苏州盛泽:民营经济铸就的纺织传奇,政企携手迈向新高峰

本文聚焦苏州吴江区盛泽镇,详细介绍了其作为特大镇在经济规模上的突出表现,着重阐述了民营经济在盛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采访当地多家民营企业,展示了它们在创新、生产、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果。同时,也介绍了政府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建设产业园区等,展现了盛泽镇在纺织产业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盛泽纺织:千年传承,在创新与合作中续写辉煌 苏州盛泽:民营经济铸就的纺织传奇,政企携手迈向新高峰

苏州南部有一座赫赫有名的特大镇——吴江区盛泽镇。这里的“特大”,不仅仅体现在145平方公里的广袤行政面积和约40万的庞大人口数量上,更体现在其惊人的经济规模之中。盛泽镇拥有恒力、盛虹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2500多家工业企业,是全国闻名遐迩的“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在2024年,全镇GDP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工业投资也首次跨越50亿元的重要关口,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毫无疑问,民营经济是造就盛泽镇特大地位的核心力量。这里已然成为民营经济最为集中、活跃和发达的地区之一。3月下旬,记者深入盛泽镇,亲眼目睹了当地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持续深耕实体产业的拼搏姿态;同时也看到当地政府积极作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企携手共同闯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心系发展寻新机

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其发展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盛泽镇拥有千年丝绸纺织业的深厚底蕴,这片丰沃的土壤孕育了民营企业的进取之心。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当地民营企业始终将发展放在首位,积极谋划出路,努力探寻新机,千方百计地提升企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全力以赴促创新、拼技术——

用二氧化碳织布,这听起来仿佛是天方夜谭,但在盛泽镇却成为了现实。

“这几款时尚简约的运动外套,乍一看与普通外套并无太大差异,但实际上它们的原材料都是由工业废气制成的!”在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展厅,盛虹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边树昌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翻开衣服吊牌,“碳捕集纤维”几个字揭示了这几款外套与众不同的秘密。

传统的化纤面料生产需要经过石油提炼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盛虹的碳捕集纤维产线则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2024年4月,经过3年的艰苦研发,盛虹成功建成全球首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乙二醇—功能性聚酯纤维”绿色产业链。该产业链通过捕集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纤维级乙二醇。同时,还开发了直接“酯化—缩聚”以及熔体复合直纺工艺,制出了超细的碳捕集纤维。这种纤维不仅弹性强,还具有抗紫外线的特性,非常适合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据测算,每吨纱线可消耗320千克二氧化碳,碳排放比传统工艺降低28.4%。

抓紧机遇增设备、抓生产——

在江苏雅士迪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700多台织机轰鸣作响,一片繁忙景象。雅士迪以面料生产为主,构建了纺织、印染、涂层覆合的闭环产业链。这种闭环模式让企业能够牢牢把控成本和产品质量,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厂区屋顶,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伏项目投入近600万,但省下的电费使其3年就能回本。”总经理王一士算了一笔经济账。铺设光伏板,使用清洁能源,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电费,还减少了碳排放,助力企业实现了绿色转型。

而在正峰织造厂车间,先进的喷气织机正以每分钟900转的高速运转着,让纬纱在气流的助力下精准地穿梭于经纱之间。“今年以来,我们的织机基本是满负荷运作。”总经理徐正峰介绍说,公司近年来投入近8000万元,积极实施产业有机更新,引入192台日本丰田910喷气织机,淘汰了落后产能。“没更新之前,老旧的喷水织机污染大、效率低。现在厂房和设备都焕然一新,不仅提升了产能,还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来这里工作。”

铆足干劲争订单、拓市场——

今年2月10日至12日,世界十大纺织面料展之一的法国面料展在巴黎盛大举办。盛泽镇共有42家企业带着千余款精品面料参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年通过展会增加1至2个新客户。”成立于2021年的苏州图南纺织有限公司是盛泽纺织行业的新兵,总经理孙雪帝在谈起展会时介绍道,通过展会精选、优选客户是企业的主要目的。正是依靠在展会上获得的高品质客户,去年图南纺织企业外贸额首次突破一千万美元,成为盛泽纺织外贸企业的新起之秀。

“我们统计过,公司一年有60多人次出国,每年在展会上的时间有210 – 220天。”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户外新材有限公司已成为海外各种面料展的常客,总经理江南介绍说,“展会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太重要了,除了与老客户会面,我们还需要从展会上了解最新的面料技术、设计理念、流行趋势。”

伴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开通,盛泽镇正更加主动地走出去参展抢订单。3月11日至13日,2025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盛泽展团”携151家纺织企业上万款科技、绿色、时尚面料精彩亮相,参展面积达4650平方米。展会的三天时间里,“盛泽展团”共接待国内外采购商超4万人次、客商采样面料超14万款、意向订单金额近16亿元。展会期间,盛泽镇在“盛泽展团”处设立了导服台,为来往咨询客商提供“一对一”精准对接,邀请客商实地考察盛泽产业,共吸引超500名客商赴盛泽实地考察。

把“一根丝”做到极致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受邀出席。

从1994年的一家小纺织厂起步,恒力集团历经多年的艰苦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在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恒力集团位列第81位,在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居第三。

陈建华表示,恒力集团始终坚持“立足主业,坚守实业”的发展理念,在自己擅长的纺织领域精耕细作,始终保持发展的信心、耐心和恒心。企业没有因为一时的困难就轻言放弃,更没有因为一时的利益而跟风改行,在艰难的探索中不断曲折向前。

在恒力化纤年产40万吨高性能特种工业丝智能化生产项目车间,记者见证了恒力集团将“一根丝”做到极致的辉煌成果——直径仅0.01毫米的特种工业丝,细如发丝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单丝能够承重10公斤,160丝束可拖动1.5吨汽车。

恒力化纤工业丝年产能达80万吨,约占全球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放眼整个盛泽镇,这里的民营企业基本集中在纺织业,它们将坚守主业视为生存之本和发展之要,在纺织业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盛泽镇的民营企业不仅发展出产值超千亿的纺织产业,还在当地合力托起了一个销售近2000亿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

记者走进纺织专业市场——东方纺织城,只见每一家商铺里都有三五成群的客户在洽谈生意,一片繁荣景象。在商城一楼的福华世家,工作人员陈琴告诉记者,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每一季要推出300款左右的新品,这些新品广泛应用于服装、户外装备、家纺、产业用布等众多领域,深受日韩和东南亚国家的欢迎。

福华世家隔壁的吴江盛伟紫荆花纺织有限公司,则专注于轻量化户外面料的研发和销售。历经20多年的积累,该公司实现了与阿迪达斯、森马、波司登等7000多家企业的合作。

3月9日,东方纺织城二期正式开业并同步启动三期项目,为“千年绸都”深耕纺织产业注入了新的动能。二期项目总投资10.77亿元,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创新采用“商铺 + 仓储 + 展厅”模式,吸引了126家大中型品牌纺织现货企业入驻,招商率达100%。作为盛泽镇首个政企合作商贸综合体,二期项目以“垂直工厂”的理念,定位为“精品色坯现货市场”,为“小单快反”的市场趋势蹚出了一条“新丝路”。

不仅如此,为推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贸易数字化发展,盛泽镇与腾讯云共同打造了“云纺城”纺织产业集群数字化平台,以AI技术拓展贸易场景,致力于让每一块面料产品“云端有展位、全球有订单”。

汇聚政企协同之势

3月17日,盛泽镇纺织产业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班正式开班,来自盛泽镇服务纺织产业的干部以及其他各镇共计110名相关干部参加了为期3天的培训。开班第一课——《盛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新使命》,清晰传达了这个班的目的:锻造契合产业发展的专业能力,系统掌握纺织全产业链知识,最终实现干部懂产业、会服务。

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并非一帆风顺,盛泽镇始终坚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强信心、促创新,全力服务企业做优做强。这种扶持不仅仅局限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还紧跟企业发展步伐,着眼于企业现实所需,营造营商发展综合优势,让企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例如,当下盛泽镇把城市更新、产业焕新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以政府敢担当、企业敢冲锋的协同之势,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

在长三角(盛泽)现代供应链产业园内,随着悠扬的汽笛声响起,一批批货物从苏州内河港盛泽码头装船出发,驶向远方。

“对于吴江盛泽及周边的企业而言,相比陆路运输至上海的码头再装船出海,虽然水路运输的时间较长,但内河运输价格稳定,能省去30%的物流成本。”长三角(盛泽)现代供应链产业园副总经理傅晓剑说,从去年9月启用至今,盛泽码头月集装箱吞吐量已从最初的不到500标准箱,增长至如今的超1000标准箱,渐成周边大型企业出口货品的首选通道。

服务于当地产业的长三角(盛泽)现代供应链产业园,总投资约18.14亿元,以物流仓储及现代化综合码头为核心,建设约25万平方米现代化仓库(包括丙一类、丙二类及冷库和纺织类仓库)及配套办公、码头堆场、园区道路等设施。

在盛泽镇最南部,一个智慧化、绿色化、景区化的一流印染产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这便是当地所有印染企业的“新家”——吴江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该产业园通过构建“废水尾水回用、污泥焚烧发电、电厂余热供汽、废布再生利用”的印染产业全链条绿色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近)零碳现代化产业园区。目前,已陆续完成首批8家印染企业、6家配套企业入园开工。

走进苏州盛泽新材料产业基地,一幢幢崭新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巍然耸立,园区环境舒适宜人。

苏州新原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正是被产业园优越的环境吸引而来,新材料产业园的厂房大小和层高完美适配企业生产需求,且园区靠近盛泽高铁站,方便客户上门考察。“越精细的电子产品对锡丝细度要求越高,精细化的产品才能提升附加值,我们的产品广泛用于手机、耳机、助听器、新能源汽车等各领域。”总经理涂光明拿起一匝0.1毫米极细锡银丝成品说,“我们只专注于一件事,就是提升焊接技术,做精做细这一根锡银丝。”

2024年,盛泽镇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5.02亿元,同比增长85.3%,占苏州全市比重超十分之一。在这25.02亿元中,超5亿元的份额则来自一个楼宇式跨境电商产业园集群——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丝路·南华跨境电商产业园。这幢大楼汇集了各类平台、配套服务商及外贸企业共71家,其中跨境电商企业达30家。“盛泽有着齐全的梭织面料产业链,能足不出镇找到供货厂商,这是非常难得的。”入驻企业苏州羲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帆说。

本文全面展示了苏州吴江区盛泽镇在民营经济推动下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在创新、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积极进取,将纺织主业做到极致。同时,政府通过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产业园区等举措,与企业协同合作,为盛泽镇纺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556.html

(0)
NeritaNerita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