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云南省全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种业发展展开。介绍了在云南不同地区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情况,阐述了种子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以及云南为推动种业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详细讲述了云南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联合攻关、供种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现了云南种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及其对农业的硬核支撑作用。
新标题:云南种业蓬勃发展,为高原特色农业强“芯”赋能
这里是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农科院育种共享基地。
阳春三月,云岭大地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春潮涌动。在滇东北的曲靖、昭通等地,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农民们正忙着播种“合作88”“云薯108”等大春马铃薯品种。他们熟练地翻耕土地、播撒种子,期待着秋天的丰收。在滇中的楚雄、玉溪等地,水稻种植区里,机械化集中育秧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一台台先进的育秧设备有序运作,为水稻的茁壮成长奠定基础。而在滇西的大理、保山等地,早熟蚕豆“云豆早7”、豌豆“云豌18”等鲜销食用豆品种已经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成片的豆田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忙着将丰收的果实采摘、装车。种子虽小,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堪称农业的“芯片”,与“国之大者”紧密相连。种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所以我国必须下定决心把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云南拥有多样性资源这一独特基础,这为其发展农业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云南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农业要实现强大发展,种业必须先行。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特色农业及现代种业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云南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省农业农村厅等9部门也印发了《云南省支持种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云南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的推动下,云南扎实推进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同时,支持省农科院牵头组建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整合全省种业科研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全力推动云南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云南在种业发展过程中,坚持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一方面,积极保护珍贵的种质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同时,做到新品种选育与引进相结合,既注重自主研发新品种,也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品种进行改良。在研发过程中,注重与生产应用相结合,确保研发出的品种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还注重种业企业培育与净化市场环境相结合,为种业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这些举措,云南种业如同春天里破土而出的种子,展现出蓬勃茁壮、活力满满的发展态势,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着硬核支撑。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云南的体系逐步健全。全省建有省级以上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36个,其中包含4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在这些种质资源库(圃)中,大叶茶、甘蔗、特色花卉等保存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果树、咖啡、野生稻等保存数量全国第一。同时,全省还建有省级以上畜禽保种场(区、库)49个,其中包含9个国家级保种场(区、库),保存遗传材料6万余份、活体56万头(只、羽)。在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2021 – 2023年)中,全省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416份,采集畜禽遗传材料55900份。像承载着历史故事的地方稻种维西攀天阁老黑谷及维西糯山药、怒江阿克鸡、玉溪鱇浪白鱼等资源入选全国优异种质资源。颇受现代人欢迎的健康产品西盟米荞,在茶树起源演化中具有重要潜在价值的二嘎子茶、土锅山大叶茶等优质资源,正逐渐发展成为云南省富民增收的“土特产”品牌。育种联合攻关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省通过国审、省审的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品种达3412个;通过国家登记的马铃薯、大麦、油菜等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达1566个。云南在育种领域不断创新,培育出热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云诱一号”“云诱二号”,填补了我国热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空白。选育的咖啡新品种“云咖2号”是国际精品咖啡协会杯测得分最高的中国品种(86.75分)。选育的“中国风”系列玫瑰品种,为推动我国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选育出国际最高纪录峰值糖分达20.3%的最甜甘蔗品种“云蔗08 – 1609”。“云上黑山羊”“宣和猪”“云岭牛”等8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云南茶花鸡”入选全国特色畜禽育种联合攻关计划。“云薯304”“云蔗0551”和“云上黑山羊”等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云上黑山羊”全省覆盖率达93%,并已推广到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种保障能力也大幅提升。全省建有国家良种繁育基地10个、制种大县2个、省级种业基地35个。这些制繁种基地在全国育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云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血缘玉米制种基地,制种面积和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三位。两系杂交稻亲本繁殖面积占全国的80%。马铃薯种薯生产除满足省内85万吨用种需求外,还销往贵州、四川等地。西藏、青海等地青稞推广品种中80%以上均在元谋县加代选育。拥有“南繁育种天堂”美誉的元谋,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种子冬繁基地,所生产的蔬菜种子保障了全国千万亩蔬菜种植需求。此外,云南建有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10个,初步形成以供精站、仔畜禽生产基地为核心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肉牛、肉羊仔畜和商品代蛋鸡苗基本自给,商品仔猪自给率达80%。“云岭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4个肉牛新品种。云南的大叶茶“云抗10号”成为云南茶园的绝对当家品种,也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的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切花月季“红船”年亩产值超30万元。“云蔗08 – 1609”最高亩产达15.28吨,2024年全国推广面积已突破100万亩。一系列高产、优质、抗逆的滇系育种成果在省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这些成果不仅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了保障和底气,也成为广大农户增产增收的有力武器。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屈云慧研究员表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商业观赏花卉品种利用云南野生花卉资源培育而成,国内50%以上的水稻品种都有云南野生稻血缘。”丰富的生物种质资源是云南抢占种业创新制高点的最大优势,实验室将致力于开启育种4.0时代,加快培育重大突破性品种,为云南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云南省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聚焦种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介绍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情况,强调了种子对农业的重要性。阐述了云南为推动种业发展出台的政策措施,以及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联合攻关、供种保障能力等方面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保障了“中国饭碗”,还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云南丰富的生物种质资源为其种业创新提供了优势,未来将致力于开启育种4.0时代,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