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美国朋友贾和普自2001年首次探访古蜀道后,25次踏上这条千年古道的故事,展现了她对古蜀道的热爱,同时也呈现了古蜀道在保护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在春日的四川广元剑阁县,一则消息不胫而走:“82岁的美国朋友贾和普又来走蜀道啦!”
原来,自2001年初次踏上古蜀道,到今年,这位美国“老朋友”已经是第25次寻访这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道了。
时光回溯到贾和普20岁那年,她在看展时,被一幅唐代山水画《明皇幸蜀图》深深吸引。图中左上角悬崖峭壁上的栈道,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让她久久驻足,难以忘怀。她的心中满是惊叹与好奇,不禁喃喃自语:“太美了!这种栈道真的存在吗?”
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她心头,直到2001年才终于有了答案。偶然间读到关于古蜀道的徒步指南,贾和普得知,那段令她魂牵梦绕的栈道,就位于中国四川的东北部。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广元剑阁的旅程。在当地人的热心引导下,她终于找到了这条让她念念不忘的古蜀道。从那一刻起,一段跨越20多年的动人“佳话”就此开启。
初次踏上那温润光滑的石板路,贾和普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她动容地说:“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无数的人流、车马曾从这里经过,这是岁月精心打磨后才有的独特感觉。”在她心中,这条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道,仿佛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能让她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一刻,我的心变得无比安静,看着那些高大的古柏古树,在历史与自然的宏大面前,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如此渺小。”
到了2025年,贾和普第25次站在古树的绿荫下,熟悉的感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恍惚间,“叮铃铃”的马铃声仿佛在耳边响起,她动情地说:“百年前的商队正从历史中向我走来。”
在古蜀道拦马墙段,曾帮助贾和普找到古蜀道的陈洋正翘首以盼。他激动地四处张望,口中喊着:“我的老朋友呢?她在哪里?”一边挥手致意。贾和普快步上前,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陈洋满怀期待地说:“我们要一直走蜀道,走到100岁。”
在古树的见证下,这两位老朋友久别重逢,新的故事仍在不断续写。最近几年,贾和普每年都会带来十几位对蜀道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一同走蜀道。一路上,她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导游,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她指着路旁的矮石墙介绍说:“我们走的拦马墙路段,修建于2300年前。古时有很多马匹走过,为了防止马跌落,在转弯的地方垒了矮石墙。”
古蜀道的变化让贾和普感到十分欣喜。初次到访时,道旁的古柏虽然挺拔苍翠,但少有人看护。然而几年后,每一株古树都被挂上了铭牌,并有专人进行巡查养护。
贾和普还发现,铭牌上多了二维码。她好奇地用手机扫描后,看到了一张详细的树木“身份证”,上面记录着编号、科属、健康状况、树龄、保护等级等信息。她不禁赞叹道:“太棒了,我很高兴看到他们把古柏保护得这么好!”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3月15日,中国政府正式施行《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其中规定“日常养护责任人应当严格履行养护义务”“禁止采伐古树名木”等。剑阁县翠云廊古柏保护中心主任唐天勇表示:“条例的施行,为蜀道翠云廊的赓续传承撑起了‘保护伞’,让蜀道古柏能够万古长青。”
如今的古蜀道,参天古树亭亭如盖,青石板路散发着古朴的韵味,空气温润沁人心脾,已然成为众多人心中的“人文徒步天花板”。不仅如此,新增的卫生间、停车场、路标等便利设施,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人们徒步的体验。
走在蜀道上,贾和普遇到了来自成都、上海、武汉等地的游客。她感慨地说:“在保护好古道与古树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亲身走上这条美丽古道。我要向过去和现在所有精心保护这片壮美树林的人表示最深的谢意。”
2015年与2024年,贾和普两次在古蜀道旁种下的柏树苗,如今正茁壮成长。一旁的古柏郁郁葱葱、苍劲挺拔。这段跨越古今、连接中外的故事,仍将在古蜀道上继续书写。
本文围绕82岁美国友人贾和普25次寻访古蜀道展开,体现了她对古蜀道文化的热爱。同时,展现了古蜀道在保护方面的显著进步,从最初古柏少人看护到如今有完善的保护措施和条例,既凸显了中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也表明古蜀道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这段跨越时空和地域的故事,还会在古蜀道上持续上演。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67.html